吾以读书为知己
寒月如纱,梨花院落的溶溶的月光,和着柳絮池塘的淡淡清风,静静地流入我的心中。苍穹如墨,似有些湛蓝,一道绚丽的流星划过天际,它在夜的最深处绽开,夺尽所有的光泽。今夜,注定是个不眠夜。
举杯邀明月,呷一口清茶,执一卷诗词,追寻那书中古典的美,聆听那心中空灵的音。
落花殇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繁华已过,花开花又落,蓦然回首,枝头暗香飘过……黛玉手执花锄,纤纤素手拈起片片落红,小心翼翼地掬一捧净土,掩上了这一季风流。花已葬,人独立。那边宝钗、探春、湘云她们嬉闹着,追逐着,这边却是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都道是金玉良缘,然草木知愁,满腔痴情无可诉,叹今生谁舍谁收?
漂泊一如人命薄!飘零的身世,寄人篱下的苦楚,宝玉的多情,无一不如利刃刺进她孱弱的心扉,一年三百六十日,哪一日不是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她最终还是带着她一腔纯真的痴情化为一弯冷月,幽怨地走了。她有着横溢的风流才情,有着“冷月葬花魂”的惊世骇俗,却没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和自由,只能是任尔去,凭淹留!
美在红楼,我读懂了其中的心酸。
橡树情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一首《致橡树》风靡全球。舒婷,一个女作家,用自己的方式追求着爱情。凌霄花纵然攀上高枝,不过是炫耀过后的虚荣,终会凋落在风尘中;鸟儿痴情确实让人怜惜,可那不变的歌调何以填补生活的那片空白;泉源的清凉常年相伴,可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险峰用自己的身体成就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日光、春雨促进你的成长……可这些在木棉的爱情面前显得那般苍白。
作为一个伴侣,木棉从自己的根到枝与橡树相连,一起经历风雨,彼此相知相依。红硕花朵般配这铜枝铁干,分担过寒潮、风雷、霹雳,共享了雾霭、流岚、虹霓。纵然不能融为一体,却始终相依。不论对方身处何地,贫贱富贵,只要有一份永恒的爱情足矣。木棉用自己的伟大成就了一份爱情,谱写了世间的一份真情,红红的木棉花像火炬一样燃烧着热情。这般坚守足以胜过种种。
美在橡树,我读懂了其中的坚强。
雨巷愁
回忆在悠长,悠长,那寂寥的雨巷……
缓缓地,丁香一样的姑娘,袭一身青纱,披一头秀发,撑着油纸伞。缓缓地,带着丁香一样的颜色,带着丁香一样的芬芳,带着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彷徨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像梦一样,带着冷漠,凄凉,惆怅。丁香一样的姑娘默默地走近,走近,有发出叹息,惊叹为何她会如此默然彳亍,默然叹息……雨巷幽深的气息夹杂着青石板的翠绿以及旧时木屋的咖啡灰,为此时的雨巷上空原本昏暗的天空更加抹上一丝幽暗。她像梦中飘过一般,静默地远去,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在这雨巷……
蒙蒙细雨编织着,密密地编织着,不知何处生了湿烟?白茫茫,白茫茫……
不是那“我嘚嘚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的遗憾,而是那寂寥的雨巷造成这美丽的遇见,遇见,遇见……
狭长小巷,闪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一样的背影。撑着油纸伞缓缓行走于雨巷中。带着一丝丁香气息,带着一丝淡紫色,这一切美与好的搭配沁入了心脾,沁入了灵魂……
美在雨巷,我读懂了其中的忧愁。
夜半了,夜深了,我合上诗词,低头,轻嗅着那醉人的墨香,茶香已渐渐朦胧,淡了……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道是:“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我说,吾以读书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