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基础教育教学基本功——中学历史卷》有感
常州河海实验学校历史组 朱虹
06月,我参加了新北区历史学科的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经历了比赛中笔试、演讲、板书设计、限时备课、无生上课的每一个环节。与2012年的比赛相比,本次基本功竞赛的赛制设置更完善,对老师的基本功要求更高、更全面。比赛中,一个个挑战的接踵而至,让我一次次地感受到个人基本功素养的不扎实、不完善。所以,我在暑假期间又认真研读了一遍《基础教育教学基本功——中学历史卷》,希望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自己的不足,解剖自己的课堂,不断的提升自己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本书从备课、授课、作业设计与批改、教学辅导、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方面对历史教师的基本功作了全面详细的梳理和要求。我结合阅读与自己的实践在如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我反思,自己教学目标的确定意识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规定着教学活动实施的基本方向,对教学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有明确的指导作用,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前提。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标准。
但是,我的课堂设计还是更多地从知识层面的要求出发,满足于重难点的知识理解等,虽然过程中也渗透了技能、方法和情感,但是课堂设计之初的确缺乏对三维目标的整体设计,课堂的全面育人的目的也就难以真正实现。
确定教学目标,我今后要做到,以历史课程标准作为依据,体现三位目标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割裂的,而应该是有机的整合,同时,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明确而具体。站位更高,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会成为我今后教学的重要环节。
二、我反思,自己教学板书的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得知识信息的,它是最简易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它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长几倍。板书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因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手段。
回想跟着师傅徐峥老师听课的时候,徐老师每一节课的板书都能够精心的设计、精彩的呈现。而近几年来,由于自己的不重视、对PPT的依赖心理,导致自己教学板书的认识和水平都有所下降。本次基本功竞赛的一个环节就是10分钟内设计并写好《美国独立战争》板书设计。全部选手都完成后,我观察到其他老师的作品,粉笔字漂亮俊秀,设计排版别有心思,重点呈现各有千秋。
设计课堂板书,我今后要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科学性、高度的概括性、清晰的条理性、周密的计划性,其中特别要提醒自己的是板书的形式要为内容去服务,不能哗众取宠,要保证突出重难点,详略得当,尽量能呈现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历史展开的过程。
三、我反思,自己创设课堂的观念有待更新。
学习知识是科学、严谨的,但学习过程应是愉悦、轻松的。在教学活动中,开放的观念、有效的方法、丰富的情感,就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知识本身变得活泼、亲切、有感染力,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舒展灵性的过程。
回顾本次竞赛中最紧张的环节,就是用半天的时间完成《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然后根据抽签的顺序进行无生上课。一上午的时间,计算机房里只能听见敲打键盘的声音,每个人都在用提供的素材、积累的知识、全部的智慧进行着自己的设计。过程中,我就深感自己知识库存的不足、设计水平的有限;展示后,我又担心问题的设置、目标的达成是否到位,实际上是自己高质量设计课堂的实践和能力还不够。
创设高质量的课堂,我要落实在每一节课的设计中,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加强学习观摩,多角度、多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和升华。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终身学习,不断积累,是必须坚持下去的事情。
实践与竞赛、阅读与思考,助我收获知识,促我不断成长。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