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参观小记者报道——郑可心、赵茜茜
发布时间:2014-1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撑起一片蓝天

——记2014年小记者暑期公益夏令营

常州市河海中学  七(2)班  郑可心、赵茜茜

     常州,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以高速发展的经济领先于前头。在这辉煌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0714日,烈日炎炎,河海中学一行30多名小记者们去探索了这个奥秘 。                   

 

垃圾也有家

踏进一座古色古香的屋子,这儿便是横兴路垃圾转运站。一股垃圾的臭味扑鼻而来,每个小记者都眉头紧锁,捏紧了鼻子,怪道:“这儿怎么这么臭!”这时,高站长面带笑容领我们靠近垃圾压缩机,臭味更加不加节制地钻入我们的鼻孔,我们都不自觉地向后靠拢,厌恶之色浮现于脸上。高站长指着垃圾压缩机向我们介绍:“同学们,这便是垃圾缩压机,它容量大,能将垃圾压缩,减少他们的体积。”

再看向正在工作的垃圾处理工,他的身上沾满了灰尘,脸上已挂上了点点晶莹的汗珠,站在臭气熏天的场地,脸上没有丝毫嫌弃之情。他把垃圾车里的各色垃圾用铲子往前拨,垃圾悉数进入了垃圾缩压机这张大嘴。接着,他摇动开关,垃圾压缩机紧闭上大嘴,进行一番“咀嚼

走出垃圾转运站,道路整洁,绿树成荫。这背后,是任劳任怨的垃圾处理工不顾臭和脏,辛勤工作,才为我们建出靓丽的城市。                        

 

垃圾去旅行

美丽的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让我们有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幽默风趣的陈博士带领我们来到了会议室:“小记者们,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光大,首先,我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知道垃圾有什么处理的方法吗。“填埋!”“焚烧!”陈博士笑道:“对,光大就是利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发电,处理污水,垃圾等等的。同时,我们的焚烧是封闭试的,有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特点。”一位小记者饶有兴趣地问:“为什么不提倡填埋法呢?”“问得好!因为现在土地紧缺,科技的提高,生活垃圾也逐渐越来越多,垃圾也会对空气产生污染,对地下水也有影响,所以填埋法已不太适合了。”

陈博士带我们进行了实地参观。堆积如山的垃圾让同学们感到震撼,“这是全常州市的垃圾啊!”“是啊,说不定你家也在里面。”随后我们还参观了二楼中央控制室与发电机。陈博士告诉我们这台发电机一年可发一亿度,一吨垃圾可耗变成三口之家两个月的用电量!这样一个数据引得小记者们一阵惊叹。

我们在光大留下了足迹,也感受到了垃圾的旅行。

小记者们面带微笑地离开了光大,但每个人心中都种下了为环保作出贡献的种子。

                     

送垃圾回家

    最后一站,我们带着期待来到了常州市“12319”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讲解员生动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了12319管理概况、受理范围、工作流程、受理方式与责任主体。同时我们也到小区当了一回城管。我们踊跃搜查社区里的一些破坏现象,个个都仿佛戴上了放大镜,不放过一个角落。骄阳下,却是少年们一颗颗为市奉献的心!“倾心服务,为民城管;文明执法,和谐诚管;长效管理,数字城管;公众参与;全民城管”。“城管”,再也熟悉不过的词,相信有了这个词,常州城会更加美好。

一天的活动结束了,几缕白云挂在蓝天,太阳渗出暖阳,照在我们的身上、心上。我们回头再望一眼美丽的城市,感叹:莫让垃圾随处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河海东路6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