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通过探究本市的雨水酸度,知道我们目前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
3、关注环境问题,形成环保意思,养成环保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人口过快增长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难点
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收集的雨水、PH试纸、玻璃棒、培养皿、烧杯
四、教学过程:
师:出示一幅漫画,大家能从这幅漫画看出什么寓意?
生:学生积极思考,上图是说人在破坏环境,下面一幅漫画说明环境反过来会报复到人自身。
师:而在我们生活中,环境的破坏也随处可见。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当前环境恶化的问题!(板书: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师:同学们刚刚关注的都是环境污染,而环境恶化不仅仅是污染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这里有一桶水,如果给某位同学喝,可以喝几天,如果给全班同学喝呢?给全校的呢?
生:大家沉思中。
师:这就是资源的匮乏。所以大家在关注环境恶化的时候,不能忘了人口问题。那么全世界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出示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大家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一个趋势是怎么样的呢?
生:人口越来越多。
师:的确,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很快。那我国人口是否也是如此呢?我们来模仿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画一张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通过作图,我们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生:中国人口增长也很快。
师:人口过快增长对于环境有什么影响?
生:导致环境压力过大,水资源紧张等。
师:那我国是如何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呢?
生:计划生育。
师:人口增长过快,不仅导致环境压力过大,而且还导致了其他环境恶化问题,如水污染、臭氧层遭到破坏,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挑选其中较严重的两种:酸雨和温室效应来讨论。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种,也是危害比较大的,素有“空中死神”之称的酸雨。什么叫做酸雨呢?
生1: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酸雨的认识
生2:从资料中找出酸雨的定义。
师:很好,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雨水是否具有酸性,可用酸碱度(pH值)来表示,0~14,PH>7的是碱性,ph=7的是中性,ph<7的是酸性,而酸雨的PH值小于5.6。那酸雨是如何来检测的呢?在本周三,几位有心的同学收集了一点雨水,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常州的雨水是否是酸雨。下面请几位同学上来做一下实验。分别测定雨水、纯净水和自来水的酸度。
生:进行实验。
师:酸雨对于生物有什么危害呢?我们可以来做一个探究实验。4人为一小组,大家先独立思考3分钟,可以在纸上写一下大概的步骤,然后再和组内的成员讨论步骤中的细节。
生:3分钟独立思考,5分钟小组讨论,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体现探究实验中的对照试验以及变量。)接着进行全班汇报,由同学进行评价。
师:好,看来全班已经有了一个统一的思路,现在我就介绍一下老师的思路,看一下大家的思路是否与老师一致。出示本人做的探究实验过程。(由于该探究实验难度较大,因此用自己做的实验来进行引导。)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啊?
生:酸雨影响种子的萌发,进而证明酸雨对生物是有影响的。
师:酸雨有那些危害呢?我们通过三幅图片来认识一下!(出示植物、动物已经建筑物被酸雨摧残的图片。)那么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通过一些图片来了解一下(出示图片),谁能来总结一下酸雨形成的原因。
生:通过图片及收集的资料,给出酸雨的成因。
师:以上就是酸雨这种环境污染的分析,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种环境恶化的例子——温室效应。关于温室效应,大家应该接触的比较多,我们主要来分析一下几个问题: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温室效应会对生物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3、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生:独立思考两分钟,同桌讨论两分钟。并进行汇报。学生和教师共同点评。
师:老师在这里也为大家出了一些好注意,请看大屏幕。
现在大家也来算笔账,每个人平均一年排出二氧化碳5.256×105L,依此来计算一下,全班同学一年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全校同学一年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全国人民一年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全世界人民呢?
生:进行计算,并得出答案。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从人口增长过快、酸雨以及二氧化碳这三个方面分析了环境恶化的现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大家来分析:“有的人觉得,环境保护要从自身做起。而有的人却觉得这个世界上这么多人,个人的力量太渺小,即时自己保护很好的环境还是会被别人破坏,索性就不去保护环境了。”你有没有办法劝服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使其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呢?
五、点评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代来的严峻后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学生认识近几年人口增长的速度过快,通过亲自测试常州市雨水的PH值,学生认识到常州市某些高污染企业将雨水酸化,已达到酸雨的临界点,直观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