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秋雨的牵引下,在初秋的时光里,我们九年级全体师生一同走进了泰州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体验溱湖湿地的自然风光,一扫紧张忙碌的学习情绪,惬意地徜徉在自然美景中。
赏秋韵 赏“湿”情画意
一入景区,眼前豁然开朗,溱湖水波渺渺,芦苇依依,秋高气爽,风烟俱净。青翠的绿植遍布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把整个景区包裹其中。坐在船上,看着水波荡漾,复古的建筑、茂密的芦苇丛、金色的佛像,一一掠过,湛蓝的湖泊、交织的河网、星罗棋布的洲滩岛屿,以及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让大家从往日的繁忙中解放出来,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欢乐。
寻溱记 寻湿地奇观
伴随着老师解散的一声令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头行动,三五成群着去探索这独属于溱湖的奇特风光。随着溱湖生态环境的改善,溱湖湿地已日渐成为各种鸟类和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水面上沙鸥点点,它们时常会愉悦地叫上两声;水中鱼儿这儿一群,那儿一簇,好奇地望着我们;最惊讶的是连麋鹿也来了,它们微微蹲下身子,时而躺在草丛中放松地伸着懒腰,时而优雅地喝着水,时而悄悄地遁入林中。好一幅自然和谐的山水画!好一幅动听优美的交响曲!
秋之溱湖,别样风采,不但让大家恣意徜徉,感受到生机盎然又不失安然静谧的美景,更让同学寻到对于生态环境的热爱之心、对于自然奥秘的敬畏之情。在这里,自然俯首可拾,繁华咫尺有度,令人流连忘返。
附:学生感受
清晨,踏着晨曦而来;未时,满载兴致而归。短短一天的时光,便浏览了溱湖如同漫漫星河一般纵横古今的文化。才真正知晓了这片平凡的土地上,曾发生的无数,或细微入至的生活琐事,或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汗水与鲜血,凝结出了这一湖碧波荡漾。时间,终究过于短暂,仅容自己草草翻阅。倘若有幸重逢,必当重新捧起它,细细品读。
——胡涛
携一曲清秀的江南小调,捧一手清甜的溱湖流水,一次在金秋蓦然的遇见,把这个秋日最丰富的情感透过缕缕溱湖水,传达给了我们:原本凋零的生命却在用绿色歌唱;原本干冷的秋风却似绸缎般飘扬;原本优柔寡断的人却在溱湖的养育下绽放微笑,这里的人、景、文化似乎都是陈旧的,如同阴雨连绵的秋日,但似乎又是全新的,如同冬日后破雪而出的新芽,有着他们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守着他们古老的文化——一种人与自然最紧密的羁绊。
——崔世越
烟雨蒙蒙,细雨如丝,轻柔地飘落在地上,抚起粒粒晶莹,像江南女子的吴侬软语,像风在耳边的温柔浅唱。踏着雨水淅沥,我们与溱湖相遇。惊鸿一瞥的,是水天一色,是碧波万顷,是摇橹人似有若无的歌,交杂糅合着,汇成一首奇妙的歌,浸润着雨的微凉,愈显空灵。凝神再望时,是满眼的青葱,洗涤着我们干涸已久的心灵。淡妆浓抹,情韵溱湖。
——高雨韵
早闻石林先生:“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国胜江南”的赞美。如今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溱湖的景与它的建筑一般,将古色古香之意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眼前,在木桥上行走,每一步,都有它独特的韵味,以至于走到公园出口,还意犹未尽路旁的绿树荫浓、杨柳依依。即便游走数次,都还有眼前一亮的欣喜。
——鲁省予
走在归家的林间小道上,有着微黄地斜阳,落叶将最后的水分蒸发殆尽,极小的踩踏都可以让干燥的茎脉断裂,一声声脆响,一点点飘远,一点点的,听不见……这不仅仅只是一场秋游,自然的纯净,民风的朴实,让我们为之陶醉,更让我们在放松的旅途中品尝到暖暖的爱的味道。
——黄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