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河海中学全体九年级学子在04月19日迎来初中阶段最后一次社会实践。目的地是南京中山陵和博物院。让我们来看看小记者崔世越前方报道:
一吹一迎,碧绿春息,一点一染中山画卷
拾级而上,历史的沉重化为远处的青绿山垄,驻在中山先生的身边,也消去了登陵的疲惫。怀着敬爱与肃穆,拜访完老先生,再次立陵远眺,只有满眼翠碧跃入双眸,好像与远山美景对视相望,又像是无数目光撒向群山,群山众岭盼着未来!
一笔一画,莺飞草长,一诵一颂历史长歌
金碧辉煌,红墙玉阶,刻画出博物院的韵调,唐画宋瓷,石雕翠绸,渲染出南京历史独有的风骚。所有的文物,都幻化成无与伦比的文化,不禁令我感慨中华博大的历史底蕴,再携一朵吹来的白絮,便仿佛一下子飘进了历史的余音里,深沉伟岸!
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同学们在中山陵登高望远,在博物院品读历史,激发了爱国热情,领略了中华文化,相信同学们会带着这份自信,无所畏惧地迎接新的挑战。
学生感受:
薄雾初凝霜,春晖含露降。朝往暮归,一日看尽六朝繁华。
于中山塑像面前追溯民族心,肃穆地沉思所追所求;于五千历史面前瞻仰中国魂,自豪地宣称生为国人。一朝,看尽了伟人“天下为公”的不朽梦想,看尽了历史更迭不息的朝涨朝落。兀地,似乎也从时光夹缝偶地瞥见光芒万丈的未来,瞥见中国渐已腾飞的华章。
——胡涛
放眼望去,明媚的光尽数洒落在林间的树梢上,在地面上映出一个又一个斑驳的树影,将喧嚣拂去,送来了静谧与沉淀。不断往前走,心底敬意不断地油然而生,带着敬仰和怀念,带着崇敬与自豪,那个在历史课本上的伟大人物——国父孙中山,便在眼前浮现。警钟型的陵墓带着威严笼罩着我们,顶着炎炎的阳光,同络绎不绝的人,步伐坚定走上了292个台阶,共同赞叹国父的伟大。
——王媛媛
当我迈进南京博物院的大门时,与时间洪流相碰撞的颤栗感自与大地相触的脚尖窜上四肢百骸。一院六馆,我的心飞跃了千百年的光阴,从新石器时代的“玉串饰”到明代的“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再到民国馆里中西合璧的建筑……这座现代与古典并存的博物院,有着它独特韵味,也是南京近代史上光辉的一点。
——邵佳星
人生漫漫长路,每一刻都是驶过去的风景,只可远远回望而不可再次经历。而今,我们将要驶过初中最后一个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离分别的日子又近了一步。望着中山先生的陵墓,我们毅然一步步攀向高峰,学习怕也是如这高峰,得需步步攀登。未来日子里,让我们以中山精神为指引,向着新征程,出发!
——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