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9.06.03
讲话人:七(2)班 陆彦桐 印嘉帆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的主题是: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个人修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经史子集到典章文物,从幽深小巷的寸砖片瓦到深冢古墓里的吉光片羽,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寺庙的悠远钟声,我们无不感受到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也正是我们中华文化厚德载物的滋润以及世世代代志士仁人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日渐强大,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示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留万年;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不仅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学典籍,剪纸、风筝、刺绣等传统工艺,京剧、越剧、昆曲等传统戏剧,春节、端午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这些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开拓自己的思维,还能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习近平主席曾说过:“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营造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风气,在此,我们特向同学们发出以下倡议:
一.我们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是为人最基本的德性,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体谅父母,陪伴父母;尊敬师长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尊敬师长的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
二.我们要做到以礼待人,知书达理。在仪态上,我们的穿着要符合自己的年龄,做到大方得体;与人交谈时,我们要正视对方,保持微笑,语气和蔼。我们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知礼、懂礼,对人彬彬有礼。
三.我们要增加个人兴趣爱好,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多看书,多实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做个有责任、有文化、有素养的学生。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同学们,从你我做起,学习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升个人修养,努力成为新一代出色的青年!
我们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