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瞿秋白生前写下的著名诗句,他不羡鲲鹏,不慕雄鹰,只做春燕,用自己短暂的一生铸就伟大、流芳百世。
怀着好奇、激动之情,带着庄重、敬仰之心,七(6)班的小组成员来到瞿秋白纪念馆,缅怀先烈,追思先人。
“觅渡,觅渡,渡何处”
首先看到的是白墙黛瓦的秋白故居,我放慢脚步追觅他的身影,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往觅渡的小舟,而他就从这里出发。走过厨房,旧时的炊具宁静地躺在那里,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走过卧室,精美的桌椅蒙上岁月的烟尘;走过院子,参天的大树依然守卫这一地的阴凉……他生命短促,行色匆匆,从常州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铸就他曲折而辉煌的一生。
——黄贝尔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之路”
来到纪念馆,我们更看到了一位追求真理的探索者、理想信念的传播者、革命文学的奠基者、坚守信仰的殉道者。他是一个书生啊,他的才华熠熠闪光,若然退而治学,他也依然名垂千古。然而,他没有,他以党的事业为第一生命,他说着“此地甚好”,在枪声的尖啸中以36岁的短暂春秋划上了句号,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凝聚成万道光焰,照亮了人们心灵。
——王若彤
走出瞿秋白纪念馆,想起他的两句话“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在这觅渡河畔、延陵路旁,五彩的春花春草,一起为这位伟大的英雄灿烂绽放着七彩斑斓,芳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