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的家长讲坛吗?寻求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收获良好反响。
今年,家长讲坛又来了。这一次,他们带着同一个目标而来——讲述常州人自己的故事。九月底,九年级的爸爸妈妈们率先走进学校,带孩子探究常州的前世今生。
老常州的“回忆杀”
【老石桥】
在陈佳田妈妈的娓娓讲述下,常州的座座石桥仿佛构成了河街相映的江南风情画。这些老桥啊,每一座都有故事,从“文亨穿月”到“白云古渡”,从“篦梁灯火”到“江湖汇秀”,这些小桥流水人家、大街小巷老岸里飘出来的吴风古韵,撩拨起我们发思古之幽情,它们轻巧迤逦,我们站在这一头,那一头是昔日的唐风宋雨。
——九(1)班 徐颖
【老物件】
妈妈用精心准备的视频带我们穿梭时代,见证变迁。虽然我们一点不熟悉这些物品,在她的讲述下,这些略显斑驳的旧物瞬间却变得栩栩如生,一件件带着温度、带着记忆、蕴含着情感的日常生活用品,仿佛梦回老常州,重温那些岁月故事,共同见证时代前进的步伐。
——九(2)班 唐培文
【老游戏】
感谢陈老师给我这个机会给九(3)班的同学们介绍一下常州老游戏,重温儿时的美好回忆。现在的孩子们闲暇时光,最好的玩伴是手机,那时的我们可不同,丢手绢、扔沙包、斗田鸡、东西南北、打弹珠……那时的我们就像歌里唱的,“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多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也有这样丰富的童年时光。
——九(3)班 万宇轩家长
【老街巷】
我和4班的孩子们一起,被常可涵妈妈为大家讲述的常州老街故事深深吸引。蜿蜒曲折的老街巷,藏身于常州的闹市或安静的角落,就像扎根在这座江南小城的嶙峋根脉,沉淀一段关于常州的“独家记忆”。原来,脚下的这片土地也有过惊心动魄的战争,有过荡气回肠的精魂,有过吴侬软语的妩媚,有过运河水流的绵长!
——刘璐老师
新龙城的“新风尚”
【新传人】
武进素有“花都水城”的雅称,插花这门手艺更是一些老常州人的拿手绝活。今天,有幸和九(5)班的孩子们来了一次插花小课堂,和孩子们一起领略花语的美丽与动手的乐趣,让孩子们成为这门手艺的新传人。想不到孩子们竟然颇感兴趣,他们用剪刀在枝干上留下长短不一的痕迹,用双手在花朵上留下了奇思妙想的感悟,用创意构造新的常州文化。
——九(5)班 郭瑾家长
【新变化】
钱李合钰妈妈从“红小梦”说起,给我们介绍了常州交通新变化,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的城市不断升级,规模在扩大,设施在完善,常州公交事业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地铁1号线更将为常州打造一张亮丽的新名片。同学们通过她的讲述,更坚定了自己爱城、爱国的信念,为富强美高新常州做贡献!
——九(6)班 刘希源
【新风采】
父亲带来的家长讲坛朴素真挚,讲的分明就是他的工作和生活。在我眼里,他的形象却更加高大起来,他仿佛是千万常州人的缩影。就是这些像父亲这样普普通通的常州人身上,带着温暖柔软、坚定强大、无法忽视的力量之光,把我们的常州城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也造就了自身独特的灿烂光芒。
——九(7)班 刘泽霖
谢谢爸爸妈妈们,带我们一起感受传承创新,感悟时代巨变。让我们期待,下一期,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