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这样的常州,你“上头”了吗?Part3:南山竹海,竹林山水间的斑斓世界!
——七年级在地研学发现课程
发布时间:2019-10-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裴婉扬

 


 向着竹海,出发!

  披着微风,踏着朝阳,10月14日,河海中学七年级全体学生轻装简行,向着溧阳出发。

  依着“彩虹公路”行驶不久,就来到了南山竹海。沿着青石板路向前,两边是悠长的吆喝声,烟火气十足。一过山门可就不一样了,仿佛隔绝了一切人声,只余风吹竹叶的沙沙声,心也为之一静。

  和着溪流,前进!

  循着溪水往上走,一路上虫鸣鸟叫不绝于耳,学生们三两作伴、五六成群,欢声笑语应和着溪流叮咚也成山中一景。踏栈道、跨溪流、过小桥,两方清潭展现在眼前。只见潭水清澈见底,游鱼成群,真个是“皆若空游无所依”,竹林的自在悠闲可见一斑了。

  登上山顶,惬意!

  一路相互鼓励,一路咬牙坚持,同学们终究攀上了“吴越弟一峰”,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一路翠竹,半山奇石,起伏的山峦蒙上一层薄雾,满眼又尽是翠绿,抬眼望去,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真是山野风光无限好。

  初见国宝,欣喜!

  继续向前,走过鸡鸣一声传三省的鸡鸣村,终于见到了万众瞩目的熊猫。馆里两只大熊猫,或趴或坐,或吃或睡,神态自若,全然不为人群所扰,真是和这一片竹海一样悠然自得。

  “尘嚣今远僻,清净水声幽。耳顺闻丝竹,鸟语上层楼。”在这里,我们守望这一程山水的厚重,体悟这一座城池的精神,愿这一片清净之竹永留学生心间,能得满心安闲。

  

  学生感受:

  高耸入云的山峦,青翠欲滴的翠竹,古色古香的小街……这里山水相映,竹海连天,远离了都市的喧嚣,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惬意。来到山顶,万亩竹海此时才真正打开怀抱。抬眼望去,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难怪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身处此地,连心灵都得到了解放。

  ——七(1)班 代宇果

  远山的跋涉,考验我们的耐力,增强我们的体质;可爱的熊猫,憨态可掬,融化我们的心灵;大街小巷的店铺,琳琅满目,饱含文化的气息……实践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其中,没有学习的压力,没有嘈杂的声音,只有潺潺的流水声与空山鸟语,只有远山的美景与我们欢乐的笑声。

  ——七(2)班 汪希闻

  南山竹海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里丰富多彩的竹文化了。来到这里,仿佛来到了竹子的天堂,一个个用竹子做成的手工艺品,或小巧玲珑,或淡雅美丽,一股青竹的清香扑面而来。最后,我们看了用不同中国汉字字体所表达的“竹”,无不由衷赞叹汉字的博大精深!在这里,大家收获着、赞叹着、感受着、欣赏着……

  ——七(3)班 李欣悦

  鸡鸣古村是南山竹海内的一个民俗文化村落,藏在深山人未识,便是如此了吧。穿过鸡鸣村牌楼,远山含黛,空气清新,进一步是江南古镇的小桥流水,退--步是徽派建筑的白墙黛瓦,兼具小桥流水和园林宅第的雅致,仰头张望间便是浙江园林宅第建筑的缩天之美。

  ——七(4)班 虞嘉乐

  登上“吴越弟一峰”,极目远眺,梵宇僧楼,竹木小屋,竹海静湖,尽收眼底。满山的竹子挤挤挨挨,像波浪一样翻滚起来,此起彼伏,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妙、“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之趣。

  ——七(5)班 姚平原

  景点里最让我难忘的是鸟类馆。看!那边的火烈鸟粉粉嫩嫩的,细长的脚不停地动,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听!那边不知名的鸟儿欢呼雀跃,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瞧!鸵鸟们挺立着硕大的身躯,长长的脖子一伸一缩,黑色的大眼睛对我们充满好奇……

  ——七(6)班 柳凡璟

  随着叮当作响的风铃走入南山竹海。这一路,红色的小果子点缀着枝丫,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彩色的蝴蝶飘飘然飞起又落下……这一切,给我们增添了无限乐趣。风吹过,听潺潺细流缓缓流过,鸟儿在竹林中啼鸣,竹林沙沙作响。“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留心看身边,一草一木皆是景。

  ——七(7)班 郭一诺

  在溧阳,我们探寻青山绿水的诗意,体会在地文化的神韵。在不断的行走中,我们领略到溧阳独有的文化感、民俗感;学习了有关竹子的各方面文化知识,拓展视野;亲近了自然的芬芳,生灵的可爱,留下声声欢笑,带走美好记忆。徜徉竹海的一日,同学们收获了欢乐和友谊。

  ——七(8)班 林兆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