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思享绘——专业提升,“课”不容缓
周二下午四时,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第二次“河海思享绘”在小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主题围绕近期每一位老师开放的研究课展开:专业提升,“课”不容缓。
思:我的课堂 我在“思”
赵娟老师:一节高质量的课,只有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去研究知识结构和教材编写意图,才能清晰单元目标统领下每节课的具体目标,教学才能在前移后续中有生长感、有生命力。
李聪老师:低年级的体育课,应该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活情景,才能变教师的“主动教”为学生的“主动学”。比如将热身环节的活动设计成森林穿越情景,激发孩子在跨过小溪、跳出泥坑、爬过山头的“穿越”活动中自觉地将开合跳、单脚跳、纵跳等多种热身运动融入其中,体育课玩起来、嗨起来。
谢京豫老师:科学是拓展孩子经历、丰富孩子体验、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乐趣的一门学科。教学需要情境化、趣味化、实践化、精细化,让孩子通过观察提出猜想并验证,进而总结归纳,孩子的科学素养必须从小培养。
蔡腾飞老师:情趣,是直接、具体、感性的;理趣,是间接、抽象、理性的。对于儿童来说,有情趣的才有吸引力,对于数学来说有理趣的才有价值。因而,如何实现低年级课堂情趣与理趣的有机交融,需要通过我们的创造性劳动将理性知识融入情趣设计中。
享:你的得失 众人“享”
王婧老师:要想上好一堂课,老师一定要重视将差异资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生的老师,老师也可称为学生的学生,这,就是“教学相长”的内涵。
李紫君老师:好课是磨出来的,独立备课往往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集体备课则会让我打开视野,把课上“活”。此次磨课让我受益匪浅,只有集思广益、精益求精,才能有课堂上的精彩绽放。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
陈翠茹老师: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成长的一段生命旅程。课中一分钟,课前一生功。只有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准确制定目标,精心设计活动,才能让所有学生全情投入课堂,真正进入学习。课堂上,听到竹子拔节生长的声音,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事情。
绘:奇思妙享 深度“绘”
管媚婷老师:这次开放课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走上前台可以更好地讲清自己的思考过程,也能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理解。在后续的教学中,我要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表达、积极理答,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课堂交流的主角。
秦悦老师:音乐课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对音乐的喜爱是我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动力,今后的音乐课我将更加重视孩子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激发孩子们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
万欣嘉老师:好课是有共同点的,尤其是在目标的弹性设计和课堂的层次推进上。只有立足学情着眼发展,才能准确把握目标的基础性和发展性,进而设计教学的结构层次和训练拓展,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思”,在学习中思考、反思;“享”,在分享中吸纳、批判;“绘”,在憧憬中重构、绘制……
最后,王冬娟校长以自己曾经的教学案例,为我们诠释了“实践+反思=成长”的专业发展定律,鼓励教师以研究的方式做好每天“家常菜”,写好教育者自己的“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