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课后服务,落实党中央“双减”工作决策部署,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学生难题的重要举措。我校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了解需求,为精准服务提供参照
全员培训,领会精神。小学部提前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通知精神,管理团队立足“减负担增可能”共商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服务指南、服务项目、安全保障等,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信息登记,调查需求。借助新生入学信息登记,学校增设了“兴趣特长”一栏,既方便老师们了解学生特长,也便于课后社团课程安排,使课后服务按需而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自主选择,为科学服务提供可能
整体设计,科学安排。小学课程部在蔡部长的带领下,对课后服务的时间和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一方面确保“作业不出校门”,另一方面提供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内容。
时间 | 内容 | 要求 |
3:30——3:40 | 课后点心 | 自带点心,文明小餐。 |
3:40——4:10 | 完成作业 | 完成作业,教师指导。 |
4:20——5:20 | 社团活动 | 混龄编排,个性发展。 |
5:20——5:30 | 整理放学 |
自主选课,个性发展。9月5日下午3:00,报名课后服务的同学迫不及待地登录学校公众号,查看趣味社团课程(小学部共开设艺术+、科学+、体育+等三大类19个社团),下午4:00,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课。在短短的半小时内,报名课后服务的374人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社团。
有效组织,为高效服务提供保障
9月6日下午3:30,课后服务正式开始。
吃点心啦,为自己加足能量,开启一段新生活!
作业时光:
阅读:老师推荐的书我终于有时间慢慢品读啦!
作业:今天的题目我还没太懂,让我再想想。
抓紧把口算读完,回家就没有作业啦!
社团活动:
最期待的铃声响起,孩子们立刻背起小书包整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找到自己的社团集结地。社团老师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学校还为外聘教练安排了学校的“配班”老师协同管理,并在群里及时反馈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图片)
艺术+:儿童画、软笔书法、沙画、合唱团、古筝、少儿中国舞(基础班)、少儿中国舞(提高班)、拉丁舞。
科学+:小小科学家、创客。
体育+:平衡车、篮球(一年级)、篮球(二年级)、击剑、跆拳道、啦啦操、乒乓球、花式跳绳、网球、曲棍球。
指艺:
让“延时”育“特长”,让“延时”变“培趣”。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使“让教育带给成长更多的可能性”的办学追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