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小学部综合组各学科教师开展“加”“减”在行动的联合教研活动。
01.基于经验 科学探究
首先,由谢京豫教师执教二年级《看月亮》。课始,谢老师从夜晚的星空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引出学生记忆中的月亮,以明亮的月光为线索引领学生探究。
课中,学生借助“月相盒”展开对一个月不同日期月亮形状的探究,在小组协作中共同完成“观察——记录——交流——对比——归纳”的学习过程,提升了学生对月相的了解。
随后,学生以自身为地球、环绕的气球为月亮、探照灯为太阳光,结合三球仪的原理初步体会月相形成的原理。在拿起望远镜眺望远方时,学生们不禁发出观测月亮的渴望。嫦娥五号的成功登月,学生们在激动自豪之余不禁对科学学习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最后,谢老师结合当天的天文奇观“月偏食”倡议学生们一起来看月亮,引发了学生的热情响应,将科学的学习搬出课堂,走进生活。
02.各抒己见 高位引领
课后,综合组老师在组长宋梅仙老师的组织下,围绕科学教学的“加”与“减”畅所欲言,分享了彼此的感受与观点。
宋梅仙老师:谢老师的课堂课前准备充足,反复打磨修改。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乐意去观察、去探究。课后也不忘衔接学生生活,真正做到内容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李聪老师:谢老师备课非常认真,体现了科学教师特有的科学态度。教学中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立场。值得学习!
胡寅英老师:谢老师的科学课趣味性十足,课堂环节设计巧妙,每个环节都设计在学生的兴趣点上,整节课学生的投入度非常高。授课过程中,谢老师平易近人,亦师亦友,就像孩子们的大哥哥。
徐水水: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专业知识面广,课堂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
王洮洮:本课教学设计用心,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对月相盒的观察让学生实际体会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听着老师们投入的研讨,王校长情不自禁地赞叹: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谢老师——新的装束、新的语态、新的设计、新的创造;也看到了一个打不垮的综合组——不因暂时的落后而灰心丧气,却为高远的目标而奋起直追!接着,王校长围绕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就如何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设问、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提出了重建建议,希望低年级的科学课“好玩”、孩子们“会玩”、玩出更多的精彩!
接下来的综合组必当同心协力,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强化常规管理,让综合学科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