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为促进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成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展示新教师风采,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于2021年12月20日至2021年12月31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新教师“亮相课”活动。
初舞台,新闪耀
初中部17位新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包涵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体育学科。老师们结合学校“容·智”课堂理念,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研磨,制作课件,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将一堂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又各具特点的课呈现在大家眼前。河海校园的“容·智”课堂,让他们迅速成长。
齐上阵,薪火传
全校各科老师踊跃观摩、用心感悟,给新教师最大的支持。
各学科教研组更是齐齐上阵。课前,他们策划组织集备,积极参与听课磨课;课后,他们交流探讨,针对课堂生成,提出建设性意见,群策群力,在交流探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专业细致的指导,是新教师成长的丰沃土壤。
精打磨,新赋能
拥有四位新教师的语文教研组,更是在“亮相课”的展示中大放异彩,下面让我们走进语文组新教师的“亮相”历程。
精心准备。在“亮相课”伊始,教研组就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并采用新教师“同题异构”的赛课形式,让新老师站稳讲台,让“语文味”飘散校园。四位新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师傅们也不遗余力地悉心指导,反复磨课,为呈现精彩课堂而不懈努力。
“后浪”奔涌。“亮相课”上,四位老师各显身手、初展风采。梁老师思路清晰、充满自信,黄老师设计巧妙、娓娓道来,华老师激情洋溢、气氛活跃,唐老师贴近学生、稳重大方……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也看到青年教师在河海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全组“动员”。语文组更是全员出动,大家在交流中互动,在研讨中碰撞。
“大咖”把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新北区资深教研员赵国琴老师莅临指导,赵老师全程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她点评课堂精彩之处,带领老师们讨论对课堂的思考和感悟,令人受益匪浅。
细打磨、深指导、齐赋能、共提升——这是语文组的“亮相”过程,也是学校为了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台子、铺路子的缩影,正是这样,才使青年教师能够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
共成长,新感悟
而经过这次亮相课,老师们也感悟良多,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思考与收获: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节“亮相课”离不开集体的智慧,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用他人的智慧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设置与选择上要考虑到激发兴趣、营造气氛,引导其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感悟主题,思考人生,有所收获。
——黄巾杰老师
“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天堂,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变被动为主动,变让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打造真正的“容·智”课堂。
——华书晴老师
对于我来说,亮相课是提高教学水平和锻炼自身能力的一次机会,通过这次公开课,自己在教学准备、讲课方式方法、教学互动以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得到了锻炼,特别是课后点评更是受益匪浅,认识到自己对于教材教参的使用局限,明确了上课每个环节的生成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
——梁梦玲老师
一堂语文课要上出其语文味,不仅要有扎实丰富的准备,还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既要有对于文本的深刻分析,又要有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语文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是一个方面,语言的魅力还需通过语言的表达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课堂深度学习,理解吸收。
——唐婧怡老师
通过亮相课,我在不断尝试中,汲取营养、完善自我。俗话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做,做了才理解”,每一次亮相对于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心理素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教师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最后我想说,教学相长,苦乐无穷,三尺讲台,一腔热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别怀伟老师
上完课后,通过组内评课,自我反思,我对所授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到了许多关于重点讲解,难点引导的方法。不同地设问引导,引发同学们不同程度地思考和领悟。教育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且学习且精进。
——李亚平老师
本堂新教师亮相课选择了七年级《快速跑》教学内容,努力做到教学中每个环节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发挥最大的自我优势,体现出最好的教学效果,课后通过评课总结,自己争取今后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
——李嘉老师
在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经过多次磨课和试上,我得到了一下两点感悟:
1.注重挖掘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有趣贴近生活的情景,探究实验和演示实验结合,提升课堂趣味性。
2.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想学生所想,避免问出学生摸不着头脑的问题。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习惯,据此设计问题环节。
——高鹏飞老师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棵棵树木向阳而生,在河海这片沃土汲取成长的力量,我们共同期待,那片杏林绽放,芳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