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吐绿、草木初萌,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推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3月10日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新基础教育兼职研究员、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高鸣鸿来校莅临指导。
课堂教学展风采
胡坤骅老师执教《四个太阳》
胡坤骅老师和一(1)班的同学们围绕“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这四个太阳是什么样子的?”等问题,采用“教结构——用结构”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领略四季的魅力,表达美好的愿望。
高鸣鸿校长执教《春笋》
高鸣鸿校长以七个动词“醒、冲、掀、冒、迎、笑、长”为线索,通过生动的语言、盎然的情趣带领一(4)班的河海娃们走进《春笋》世界,让孩子们像春笋一样,勇于突破自我,积极向上拔节,卓有成效地提升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联合教研共成长
课后,老师们针对这两堂精彩的课例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观课感受,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了智慧的火花。
胡坤骅:高校长的课堂充满了语文的味道,在轻声细语中孩子们感受了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了朗读的快乐、理解了坚持的力量。
王婧:高校的课堂就像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每个人的心里,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从美美地演,到美美地读,再到美美地感受,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悟到了不怕困难、勇敢向上的精神,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老师们也是受益匪浅。
孙飞飞:高校的导入非常精彩,让孩子们如小春笋般置身春天。整节课美贯穿始终,除了学知识,孩子们更是学到了拔节而上的品格。
羊岳莹:高校的课堂张弛有度,巧妙地利用学生现场生成的资源展开教学,带给学生新的积累,让学生和听课老师都收获满满。
高翔:在教学过程中高校长通过深入浅出,不露痕迹的引导,层层落实语文要素,突出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
徐梦瑶:高校长的课堂通过读、感、说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情境中体验春笋的生长,也突破了自身的生长。
孙怡:高校长的课堂很美,意境美、朗读美、评价美、板书美,巧妙的资源整合和随机生成,孩子们沉浸其中,如沐春风。
李紫君:高校长从字、词、短语到句子,层层过渡,课堂充满条理性;对规范的发言、朗读的重点以及发散性思维都进行了指导和训练。
陈翠茹:高校长的课堂让我受益良多。透彻的教材分析、自然的课堂推进、贴切的评价语言、灵动的板书设计,这些都是一堂好课的关键,也应当是每一位教师走进课堂前要细细推敲的重点。
万欣嘉:我从高校长的课堂中学到了“巧妙”两个字。“巧”是巧思,用动词串联成竹子的模样,既能帮助孩子复述课文,又展示了春笋破土而出、拔节而上的生命活力,令人惊叹。“妙”是妙语,高校长这堂课妙语连珠,在朗读指导上更是循循善诱,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课堂中。
高位引领促发展
接着,高校长用“乐学善思、能说会道”对河海娃的综合素养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她也对解读教材和课堂实施的方法进行了高位引领。高校长指出,青年教师一定要坚持学生立场,细致推敲教学设计,淡定从容走进课堂,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在反思中生长教育智慧。
最后,王冬娟校长用生长的意境、生长的知识、生长的认知、生长的板书、生长的评价和生长的品性概括了高校长“生长的课堂”魅力。她希望每一个河海教师都要像高校长那样沉潜于语文教学,以每一天的学习、反思和创造成就自我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河海人将携手行走在教育路上,用真诚呵护童心,让教育带给成长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