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落实“双减”要求,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6月13日,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组围绕“复习课的‘加’与‘减’”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
有向开放 分类整理
课程部部长蔡腾飞老师主动请缨、率先垂范,执教二年级期末复习(一),课堂上,蔡老师充分利用目录帮助学生梳理本学期知识,通过知识分类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结构。
回顾整理中,孩子们畅所欲言:“我最感兴趣的是《角的初步认识》,因为我在幼儿园时就已经认识了一些角。”“我还有困难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因为我求商很慢。”“我学的最好的是《时、分、秒》,因为我每天都带着手表看时间。”……
精选练习 连线成面
复习课不是新课,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功能。第二板块,蔡老师精心设计了“分桃”这一情境,将《有余数的除法》单元的知识点串联成线、连线成面、织线成网。通过变式练习,沟通除法、乘法、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练习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既打牢了基础,又发展了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研讨碰撞 答疑解惑
“数学复习课怎样上?”是老师们一直以来的困惑。研讨中,王冬娟校长给出了她对数学复习课的建议。她认为,系统整理、沟通关系、了解学情、精准练习是复习课“减负增效”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前移复习指导、查看学生问题,然后基于真实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课教学设计,进而聚焦薄弱、重点突破、发展思维。她还特别提出复习课的练习设计要更聚焦、更灵活、更综合,这样才能上出一堂有数学味的复习课。
新授课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似“育好一片林”。通过教研,相信能够进一步打开老师们对复习课设计的思路,开辟新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