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七月流火,暑期学习如清泉,解人饥渴,沁人心脾;如鲜花,芬芳盛开,手留余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习是一种动力,暑假伊始,语文组就制定了“充电”计划。
看!大家干劲十足,学习开展地如火如荼。
线上学习专心致志
课标研读聚精会神
粉笔字展示精益求精
凝心聚力,云上撷智
学习一周后,大家都会齐聚云端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悟。
01 每日一板字
粉笔字是教师的基本功,工整清秀的粉笔字给人以美感,是一种享受。在此,陈部长还透露了写好粉笔字的技巧:版面干净、布局协调、结构规范、运笔熟练、藏出有度……
河海每一位教师都在为更好的粉笔字而努力着。
02 每月一演练
为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王老师更是精心策划了“课标抢答”环节,让老师们在反馈的同时还不忘查漏补缺。
03 每周一评课
为了促进和推动老师的教学研究,语文组每周都会针对不同课例进行评课,在增长教学经验的同时,更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胡坤骅:《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明确,内容浅显,重在识字。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图文并茂地让学生感受了不同树的形象,符合低年级儿童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有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利用互动教学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新课标对学生识字的要求。总之这篇识字课文给我接下来的识字教学提供了很多思考,我将继续研读新课标和教材,争取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徐梦瑶:《树之歌》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韵文,听完李老师执教的《树之歌》后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以读代讲,激发想象
朗读儿歌是教学的重点,贯穿了整个课堂始终,让学生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去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二、创境识字,方法迁移
整节课李老师抓住新课标中低年级学生识字特点,创设了一个又一个识字环境,激发了学生认字识字的兴趣。李老师将原本碎片化的识字课堂变得轻松完整、生动有趣。
三、巧记字形,提高效率
写字教学作为新课标要求下的重点教学内容,李老师结合二年级小朋友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生字关键笔画,落笔位置的观察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整堂课中扎实地掌握好识字写字的方法。
万欣嘉:《读不完的大书》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有趣。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本课不仅表现出了自然之趣,还体现出了语文课堂上的文字之趣和情境之趣。
首先是文字之趣,本课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认字、理解词语,调动了学生学习汉字的主动性,如教授“册”字的时候,李老师出示了古代书册的图片和册的古文字,让学生理解中间的一笔横就是连接竹简的绳子,让识字变得有趣起来。
二、情境之趣,本课的板书也十分有趣,以一本平摊开来的白色书本图片为底,左边贴的是课文中的动物,右边贴的是植物,书页之外贴上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同时李老师非常重视朗读,个别读、齐读、男女生读、师生共读等等,引导学生站在动物的立场上,感受不同动物各有特点,每个动物的读法都不一样。我觉得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多多学习李老师的指导方法,让我们的学生也能读出特点、读出趣味、读出感情。
李紫君:今天听了局小教师李钰执教的《读不完的大书》,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本节课无论是教学气场、课程流程以及细节调控,都很纯熟,为我们展示了一节成熟标准的示范课。学习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李老师紧抓教学目标,让学生与老师感受文本传递的语言之美。李钰老师整个教学过程抓准了教学目标,也给我们制定教学目标指名了方向,即将单元导语和课后习题相结合,要在大单元的整体布局之上,制定本节的教学目标。拿这一课为例,本课的目标包含引导学生理解“沉思、遐想”等词语,起初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时李老师就很自然地引入到字典的运用,有困难找字典老师,这也是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跟学生强调的,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解释了单个字以后,学生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有了精准的把握。此外,本课的重点目标: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表达,也就是课文后面的第二题,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生动的语言。李老师巧妙地以课后习题为抓手,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描写动物的独特写法,体会语言之美,这种方式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去借鉴学习。
大家手拉手,心连心,语文组,共成长!
专家指导,高屋建瓴
最后,王校长给予语文组双线交融式研修活动高度评价:设计巧妙、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指导专业、参与踊跃。同时,王校长就如何深入学习课标、如何提高评课水平、如何提升表达能力等方面做出了高位引领。
烈日炎炎,挡不住河海人学习的热情。我们一路欢歌,一路收获,一路忙碌,一路成长。暑期学习,点燃了我们教育理想的火把,催我们前行,激励我们在教育这片洪士生根发芽。相信,在这明媚的夏天播下的种子,定能迎来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