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成立以来,中小衔接就成为我校重点研究工作之一。为了更好地做好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衔接,10月13日小学部全体美术教师一起走进中学美术课堂,感受中学美术教学,共探衔接之道。
课程指引,实践趟出“新路子”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介绍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包括艺术学科在内的16个课程标准,基于此背景下,初中部以自主性学习模式为主题进行了实践研究。
周涵钰老师立足美术单元教学,从时间跨度上选取了中国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外国雕塑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通过创设“联合国日”形象大使推荐候选微信群聊的情境导入新课。新颖的课题、精湛的画面、对比式的学习模式更是让学生沉浸在雕塑的世界里,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美。
路卫芳老师基于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小组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赏风筝--说风筝--做风筝--悟风筝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体验度高,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听完课,小学部老师有幸参加了初中部的教学研讨,专家的精彩点评与指导更是值得细细品味。
立足衔接,众智合议“金点子”
研讨结束后,小学部全体美术老师齐聚办公室,明确小初衔接下教学工作新目标、新方法。10月26日,小学部邀请初中美术组教师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由宋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天外来客》,再探小初衔接之道。
1、立足课堂 探秘宇宙
宋老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看视频、猜形象——探根源、寻特点——玩拼图、找方法——赏作品、细描绘——趣展示、巧点评——系生活、兴科技,让孩子们掌握了夸张、简化、组合等方法,在较短的时间里设计出可爱、有趣又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外星人形象。
2、以评促教 共话衔接
研讨结束后,小学部及初中部的各位美术老师畅所欲言,交流收获与体会,气氛热烈。
首先,宋梅仙老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活动组织等方面结合对小初衔接的理解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接着,各位老师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周钰涵:宋老师活动设计非常有趣,小朋友们的参与度很高。在课程中巧妙使用希沃白板,将美术与信息化教学有机结合。最后将关于“天眼计划”的内容作为拓展,与生活紧密联系。
韩笑:宋老师每一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衔接自然得当。导入、授新、作业展评阶段都有连贯的情境,让学生整节课都沉浸在老师所创设的有趣情境中。
王文:宋老师将情境教学融入课堂,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信息化运用熟练,学生被牢牢吸引,参与度极高。
路卫芳:宋老师抓住了刻画外星人的三种最主要的方法——夸张、简化、组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呈现作品。课程中两段视频引导有效且流畅,创设的情境非常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3、高位引领 指明方向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马郁茜老师,她肯定了宋老师的教学目标清晰,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情境化教学,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学难点。与此同时,马老师对如何更好地实现小初美术课程的衔接进行了高位引领和具体指导。她指出美术教师要从专业术语、板书设计等方面修炼自己的专业素养,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了解美术也是一门理性的艺术。
最后,王冬娟校长真诚感谢马老师领衔的初中美术教师团队对小学美术教育的专业指导,并以本课为例,希望小学美术教师进一步探索如何处理好艺术与科学、人文、技术的关系,引领学生解析作品的创作密码,让学生更好地热爱美术、享受艺术的魅力,更好地落实小初衔接。
小学、中学是两个不同的学段,我们需要正视小学美术与中学美术教学的异同点,立足系统美育,真正实现小初“完美”衔接。
附各综合学科心得体会:
谢京豫:观摩了宋老师《外星来客》给我很多启发,科学衔接首先要规范课堂常规,制定适合科学课堂的小口号,同时要辅以及时的评价,最后要给予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表述、探究,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王洮洮:宋老师语态亲切,多用正面评价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本课创设了天外来客的情景,把整个教学环节都通过不同的情境串联在一起,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体育课堂上也可以多设置情境教学,增加课的乐趣,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技能。
秦悦:你相信世界上有外星人吗?你想象中的外星人长什么样子?宋老师用一个个天马行空的问题带着三年级的孩子穿越到神奇的宇宙,利用夸张、组合、简化的方法将脑海里的外星人画进了课堂。看着越来越多的小外星人登上“宇宙飞船”,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遨游在艺术的海洋,音乐课也应该给孩子们更多想象与创作的空间,惊喜或许就藏在他们每一次的创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