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走进新课标|深研“三会”,赋能教学
发布时间:2022-11-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燕

枫叶染醉,白露凝霜,一年好景深秋月,正是齐心研学时。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11月3日下午,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组以“走进新课标丨深研“三会”, 赋能教学”为主题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本理念为指导,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旨在提高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素养,进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减负增效”。

课堂教学,践行新课标

《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三年级数学组立足“双减”精神,经过精心准备、反复调整,给数学组教师展示了一节值得深入探讨的课例《一一间隔排列》。本课由于小蝶老师执教,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找规律”的过程,让学生在不断“找”的过程中发现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1.jpg

3.jpg

聚焦探讨,赋能新课堂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在评课过程中,老师们围坐一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13.jpg

⾸先,执教的于老师分享了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及课后反思。本节课于老师试教了三次,每一次的重建与调整,都是一次成长。

10.jpg

随后,数学组老师针对本课的目标研制、活动设计、学习方式、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就如何将新课标“三会”的核心素养更好地融入到学习活动提出了优化和重构建议。

19.jpg

20.jpg

最后,王校长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教育出发,就如何深入学习、理解、落实新课标理念,让“三会”从“课标”走进“课堂”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而有“得”,“研”而有“长”,她希望老师们将培养儿童的数学观察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作为后续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研究儿童学习规律,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为每一个儿童的发展而教”。

16.jpg

研学分享,助力新成长

研无止境,学无止境。前期,数学组多位教师外出观摩优秀课例、聆听专家讲座,借此机会,大家一起畅谈学习后的收获与思考、探索与成长。

于小蝶:

“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完全理解,还会创造。”通过这次外出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动的课堂是学生能放下包袱,愿意发表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敢说了,不一样的见解和想法就会发生碰撞,在争论中孩子会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尹艳红

我有幸聆听了之前的《信息化教学比赛》,我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两个优势:面向全体学生、实时掌控教学资源。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无法借助这种高科技的平台,但这也是我们年轻教师需要为之努力的目标,唯有通过不断地自我修炼和学习才能早日实现。

许芸婷:

结合自己的教学和之前观摩的两节数学课,我的收获是:高效的数学课堂要让学生的学习有方法、要对学生的问题有预设、要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有意识地去关注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的数学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更加了解学生。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此次教研活动,有效激发了数学组教师对新课堂探究与实践的热情,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共进步。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虽路长,行而必至,数学组必将且学且思、且思且研、且研且教,厚积薄发,蓄力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