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为深入理解和把握语文新课标理念,提高语文课堂质量,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组开展了一次专题教研活动,特邀常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朱洁如老师与会指导。
立足课堂,践行课标
一年级语文组在认真学习了朱老师领衔主编的《幼小衔接66天》后,对于如何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关键期培养其13项语文关键能力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反思。
备课组长金霞老师率先垂范,带领一(1)班的小水手们走进美丽的海岛,和复韵母交朋友。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拼读技能的基础上,金老师利用书中插图,创设学习情境,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个个入情入境,课堂常规成效显著。
“看,我们坐如钟,站如松!”
“听,我发言的声音多么响亮!”
“瞧,我会和同桌合作学习。”
“书写时,我能做到三个‘一’。”
二年级组的孙怡老师通过讲述喜鹊和寒号鸟这对邻居截然不同的结局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6)班的小水手们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中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从而体会寓意,理解课文的道理。
集思广益,赋能课堂
两位执教老师首先进行了说课。金老师结合日常实践和本节课的课堂生成进行了反思。孙老师结合新课标,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其他老师也就两节课例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吕庆双:金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她通过多样练读,引导学生感知语言音韵之美,真正做到了从学情出发,让学习真正发生,扎实了基础教学,激活了学习兴趣,落实了课标理念。
胡坤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孙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逐步把学生带入文本,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主人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同时,孙老师抓住课文留白,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细细品位、静静思索的学习“场”,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一步领悟文本寓意。
陈翠茹:金老师的课堂常规训练显成效,学生合作质量高。孙老师的课堂学习形式多样化,课堂资源丰富化。两节课都关注了学情,做到了以生为本,同时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了课堂教学中,值得老师们学习。
专家引领,助力成长
朱老师用“小口令组织好”“情境图用得好”“零起点教学好”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教学的亮点,同时,她也对幼小衔接阶段特殊的语文教学——拼音教学进行了高位引领,对如何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落实随文识字作了具体指导。朱老师指出,老师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坚持做好每个年级的零起点教学,真正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中积累、成长。
聚焦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打造新课堂,赋能新征程。教育路上,走好勤学善思苦研深究的每一步,才能获得扎实的生长,才能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