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走进新课标|落实“三会” 科学衔接
发布时间:2022-11-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陆晓惠

分享中提升,学习中成长。每次有外出学习,老师们都会把学习到的体会及时跟组内老师分享,以实现整组老师的共同提升。本周教研活动主要由一年级组老师承办,他们将两次参加区幼小衔接活动的收获与数学组老师们进行了分享,备课组长徐亚芬老师主动请缨,执教移植课《认识11-20各数》。

1.jpg

精心备课,展示精彩课堂

首先,一年级组一起观看了徐老师拍摄回来的视频,共同学习执教老师的教学。

随后,组内研讨,结合二年级组老师建议,徐老师再次执教本节课。

3.jpg

2.jpg

徐老师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数小棒、捆小棒,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一(个)”“十”。让学生自主摆出12,通过对不同摆法的比较,感悟“十”的价值。而后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迁移等方法,组织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教学过程中徐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组织学生参与数数、估计、操作、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切实感知11-20各数。徐老师课堂中充分发挥小口令、小韵律、小老师……的作用,让课堂推进更高效。最后,趣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语言、动作表达不同数背后的含义,真正让“三会”落地。

齐聚研讨,碰撞思维火花

教研是教学质量和自身成长的源泉,课后,数学组老师围坐一堂。

6.jpg

首先徐老师分享了本节课的整个准备过程,既让我们看到一年级团队的凝聚力,也看到组长“领头雁”功能的发挥。

徐老师能够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创设大情境。例如:跟着小猴摆小棒、跟着小猴数草莓、跟着小猴去找数。班级的课堂常规非常好,一5班每个小朋友都能够静下来操作与思考,可见,平时老师的常规落到实处。后续,一年级组老师还将结合老师们提出的建议,再次重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高位引领,明确努力方向

王校长首先肯定了徐老师主动担责、精心准备、抱团成长的工作态度。接着,她就如何解读教材、如何收放资源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最后,她以“如何听课”为切入点,提出了“独立备课、我会怎么上——深度观课、她在怎样上——借鉴重构、我这样上——对比反思、还可怎样上”的四步听课法,要求老师们“不计成本备好课、不余遗力上好每一节常态课”。

8.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