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七(7)七(8)班在地研学:银针飞舞,丝线丹青
发布时间:2023-02-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金春蕾,陈忠

  

  2月19日上午,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恰如我们七(7)班、七(8)班同学在地文化实践地——常州乱针绣博物馆。一个“以针为笔,以丝为丹青”勾勒五彩世界的艺术之家。

  博物馆一楼大厅陈列着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大师和代表性传承人陈亚先、孙燕云、吴澄的精美作品。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刺绣作品,深深吸引了同学们,有的凝神驻足观看,有的围绕着博物馆老师认真听作品背后的故事,沉浸在乱针绣作品所勾勒的斑斓世界中。

  来到二楼,这里保存着当年大师们刺绣用的工具,都是手工制作。相比于当下刻板的机器制造,一针一线都透露着大师们当年绣出这些艺术瑰宝的用心和不易,凝聚着大师们的心血。转头看到房间里有几位师傅正在乱针绣,赶紧凑过前去观看,询问后得知乱针绣技艺的过程,让我们叹为观止。为求细腻效果,从而刺出一幅优秀作品,从艺者不仅要有熟练的绘画功底,还要通谐绣理并掌握熟练的刺绣技巧。如此复杂和精益求精的技艺不禁让同学们心生叹服,真是“绣尽天下百媚,传承百年遗韵”。

  不知不觉到了参观结束的时间,大家恋恋不舍的边走边交流着自己的参观心得。乱针绣大师们艰苦磨炼技艺,长期积累实际操作经验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在学习上要坚持不懈,不断突破,用实际行动勾勒出自己的美好前景。

  七(7)班 徐忆雯

  乱针绣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瑰宝。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听解说员老师说,乱针绣的创始人是常州才女杨守玉,她结合了中国传统刺绣与西方油画的技艺,可谓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我今天还有幸看到了乱针绣的制作现场,用不同颜色的直线条交叉重叠,表达物体的立体感和色彩变化。乱针绣的复杂与珍贵之处便是“乱”,但要乱的有情理,有规律,要注意线的粗细和长短,从乱中显出动感,让我们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

  七8班  蒋雨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