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赢在管理12丨“学有优教” 呼唤教学“新”常规
发布时间:2023-10-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燕

  教育为本,质量为魂。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本学期小学部以“学有优教”为抓手,扎实推进日常教学研究。2023年10月11日下午,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管理团队再次齐聚一堂,开启了第十二轮“赢在管理”研修活动。

101301.jpg

  借势而为  破解“新命题”

  10月10日,我校接受了为期一天的区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小学部以此为契机,将提高课堂质量与培养教学常规有机结合,精读课标、精心设计、精磨教学,最终呈现了目标清晰、情境有趣、体验真实、思维生长的课堂教学文化。

  督导结束后,小学部借势而为,组织“赢在管理”研修活动,引导各备课组长结合迎检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梳理,发现问题,寻找“学有优教”后续研究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101302.jpg

  一语:组内青年教师多,学习力强,但经验不足,后续需要寻求高位引领,快速发展。

  二语:如何创新高阶思维活动,对教师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是后续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三语:三年级需要找准低段和中段教学的“衔接”点和生长点,才能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

  四语:四年级语文教学如何从“识字学词”升级为“品词析句”,使学习活动更具挑战性和生长性,这是我们后续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数:一年级学生的倾听、思考、表达习惯有很大进步,后续要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数: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常规基本形成后,还要将独立设计和命题能力的培养纳入新常规。

  三数:二升三学段升级后,要着力提升学生严谨的数学表达能力。

  四数: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需要进一步确立学生立场,开发课堂资源、形成多元生成、提升高阶思维。

  英语:英语课堂学生的参与性很高,但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有待后续重点研究突破。

  乘势而上  呼唤“新常规”

  慎终如始,常规常抓。在聆听了各教研组的反思后,王校长基于现状、精准把脉,从“学有优教”的“为何优”“何为优”“何来优”三大版块进行了深度阐述和高位引领。

101303.jpg

  1、为何优

  为什么要有“优教”?王校长指出:

  一是教育使命所在,培养“三有”时代新人;

  二是学校性质使然,选择民办就选择了优秀;

  三是学生成长诉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王校长以习近平总书记9月9号给优秀退休教师的信为参照娓娓道来,希望管理团队的每个人都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作为自身从事教育事业的理想追求。

101304.jpg

  2、何为优

  何为“优教”?王校从“常有优学”——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幼有优育”——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切入,重点诠释了“学有优教”——从“学有所教”走向“学有优教”的内涵,即选择优秀的学校、优质的资源、优秀的老师等,而“优秀的教师”才是“学有优教”能落地的关键所在。

101305.jpg

  3、何来优

  怎样才能实现“优教”?王校从对教材的精准解读、对学情的充分预设、对活动的巧妙设计、对质量的扎实落地出发,结合开学后随堂听课四十多节发现的问题,与大家一起解读“优教”、“新常规”的内涵特质,让大家真切感受“优”从日常教学常规落实中长出来。

101306.jpg

  最后,王校长结合“小学部管理组织机构图”和“D-A-R”进阶式思维导图,引导大家进一步明晰各部门在协同推进“学有优教”中的职责定位,希望管理者形成“决策——执行——反思”的思维习惯,真正让“优”从日常教学管理跟进中长出来。

101307.jpg

  秋之美,在于灿烂与收获;教之优,在于规范与创新;管之质,在于决策与绩效。优教呼唤新常规,新常规成就高质量。在这个枫红叶黄的秋天,河海人必将秣马厉兵、砥砺前行,共赴一场质量之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