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学有优教——让思维落地 促素养提升
发布时间:2023-10-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郭立双

  金风送爽时时觉,丹桂飘香处处闻。为推进新课标的实践转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2023年10月26日下午,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组以“学有优教——让思维落地 促素养提升”为主题,开展数学教研活动。

  课前准备见初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钟老师在本节教研课前积极与组内教师研讨,精心教学设计。在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每一种资源生成可能性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制作教案和课件。在每一个课后时间,她不断的进行演练,修改,再演练,再修改。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河海教师,只有全方位做好课前准备,才能真正让质量在每一个40分钟内落地。

102701.jpg

  课堂展示显风采

  钟宏老师执教一年级数学课《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以大情境贯穿,融学练评一体,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借助手势描述“合起来”的含义,逐步抽象并建构加法的意义。习题设计以“举一反三我会用”“天马行空我会编”等闯关情景层层递进,助推学生深化理解、精进思维,在多次对比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模。

  研究互动共成长

  小学部各年级数学教师围绕这节课开展深入研讨。首先,钟老师介绍了自己前期备课的思考、磨课的感悟及今天现场行课后的对比反思。接着,各年级数学老师各抒己见,在评课议课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其所长,研有所得。

  徐亚芬老师:钟老师创设丰富情境,设计精彩环节,关注学生表达,教态亲切自然,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但是,在新授环节,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建议教学中突出“+”的含义,让学生结合情境去理解含义。

  陆晓蕙老师:对学生的课堂回答需要一定的校对和评价,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是被正向引导的。此外,教材解读要再细心一点,找出各个例题之间的练习和亮点。

  于小蝶老师:数源于数,本节课对于“+”含义的理解可以让学生通过数一数得到加法算式的得数,这也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同时数字的生成与发展也离不开数一数。

  蔡腾飞老师:教师课前准备时,要对学生和教材设计充分理解。在课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言和坐姿等,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需要教师前期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训练等。

  总结提升促发展

  最后王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教研活动的价值就是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在“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的过程中“长知识”“长技能”“长智慧”。接着,她再次与老师们一起回到教材,理出抽象加法算式——理解加法含义——丰富加法内涵——灵活加法应用的编写脉络,指出教材“研读”要舍得花时间,从“读懂”到“读通”是修炼教学基本功的必经之路。

102706.png

  学无涯,教无境,研不止。愿我们借力生长着,在小学部数学组整体联动中实现各年级组之间的双向推进与滋养。积跬步至千里,河海数学教师在思考与实践中不断砥砺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