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总结者日日增益,善分析者步步得谋。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凸显亮点、查找不足、寻找增长点,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于本周召开了2023-2024学年度上半学期形成性质量分析会。
科学分析 合理施策
会议伊始,语数英各年级备课组长就上半学期学生的听课质量和作业质量、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行课质量所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度剖析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更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下阶段改进措施。
语文组
二年级组 金霞
本次形成性质量分析看到了我们组抱团成长的成效,也坚定了我们一课一研、群策群力的教研自信。但如何在课堂上高效提升学生思维,仍是我们后续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三年级组 胡坤骅
本次形成性质量分析,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观测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呵护学生心灵,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三语备课组在反思中进一步意识到,研究教师怎么教,首先要研究学生怎么学。后续将以此为切入点,提升“每一节课”的质量。
四年级组 王婧
四年级组在认真剖析和反思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落实“30+10”的必要性。后续将继续关注做题习惯的养成,夯实基础知识,提升思维能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和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
数学组
二年级组 徐亚芬
本次质量分析为后续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后续备课组要进一步落实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指导和养成教育。这需要经历“慢教育”的一个过程,但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事半功倍、不断超越。
三年级组 管媚婷
质量分析不难发现:计算是基础,不同类型的滚动练习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通过同类前移、变式练习等方式攻破难点。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保持教师在校指导、家长在家督促的一致性,形成合力,教学相长。
四年级组 董洁
通过对二个多月教学的反思与质量分析,备课组老师一直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强化四个“重视”:重视基本概念、算理的教学;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英语组
三年级组 曹佳钰
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年级,通过对开学以来学生英语学习和质量分析,备课组形成了后续改进教学的“四性”:
1.加强语言基础的扎实性;
2.增加家校合作的可能性;
3.确保习惯培养的持续性;
4.提高课堂生成的有效性。
四年级组 陆燕
阶段性的分析,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1.坚持“两”输——输入和输出,输入即听力和阅读的常抓不懈,输出即口语和写作的专项训练;
2.夯实语用——语言基础的扎实性和语言运用的结构化;
3.提质增效——课堂效率的提升和分层教学的实施。
赋能提质 未来可期
听完各位老师的精准剖析与深刻反思,王校对后续教学研究及改进策略提出了“三立”和“三变”的建设性意见。立足“日教研”抱团发展、立足“每一课”提升质量、立足“差异性”提优帮困;变重点研究教法为重点研究学法、变关注部分学生为关注全体学生、变指向学习结果的评价为指向过程方法的评价。她希望每一位教师寻找标杆、主动学习、自觉打磨,在“慢教育”的修行中跑出“河海加速度”。
“在奔赴教育的路上,一个人或许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通过本次形成性质量分析会议,小学部全体老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学习与交流中成长。我们将继续在学、研、思、行齐头并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