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小初衔接 | 品“容智”课堂 探“衔接”之道
发布时间:2023-12-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蔡腾飞

  《九年一贯制学校“两段式”衔接课程的实践研究》是我校转型升格以来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前已经通过省中期评估。中评后,研究重心转入小初“学科衔接课程”研究。11月21日、29日、30日,小学部中年级教师再次走进初中课堂学习,探寻小初科学衔接之“秘钥”。

  走进课堂 探不同

  常珣老师执教的《智取生辰纲》通过“押送队”和“智取队”的对比品析,突出吴用之智和杨志之失,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

120211.jpg

  梁梦玲老师执教的《黄帝的新装》以“速读·讲故事”“品析·谈荒诞”两大板块推进教学,在梳理故事情节、小组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彰显角色特点。

120212.png

  恽囡老师执教的《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节奏明快,逻辑清晰。从概念理解到习题练习,恽老师层层递进,关注不同学生课堂的掌握情况。恽老师通过两次对比,帮助学生提炼解决此类题目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120213.jpg

  李岩老师执教的《图形的运动》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图形变换三种基本方法的认识。动态的几何画板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与练习,巩固了新知,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20214.png

  王丽君老师执教的《Unit6 Integrated skills》,以“TV viewing habits”为主题展开教学,整节课围绕情境,设置多元任务驱动课堂,通过迁移创新,丰富资源,提升本课主题意义。学生在多样化表达,互动的小组活动中,提升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120215.jpg

  蒋颖霏老师执教的《Unit6Reading 1》以“Keep fit”为主题展开教学,本节课侧重学习能力培养,以多种阅读手段增加学生阅读乐趣,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同时挖掘文本背后深层次含义,以深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最后以回归身边同学、互问互助的方式实现迁移创新。

120216.jpg

  黄玲霞老师执教的《动词和五种基本句型》是一节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结构紧凑的英语课。黄老师以学生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切入点,通过描述动物园内不同动物的特点向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教授了五种基本句型结构,语言精炼,讲解到位,层层递进,系统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四项基本技能,有效组织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每个环节,做到即讲即练,及时巩固,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掌握本课要点。

120217.jpg

  马郁茜老师执教的《山水·宋韵》以北宋的《溪山行旅图》和南宋的《踏歌图》为抓手,从浏览、了解、描述到分析,多角度感受宋朝山水画的韵味。马老师还结合地理、历史、文学等知识,让学生了解画家的生活背景对作品风格的影响,由此加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

120218.jpg

  陈忠老师执教《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他借助视频分析总结动物的运动形式,并从生态环境和食物链等角度,发现生物的运动源自于生存的本能。接着以学生最感兴趣的鸟类为突破口,探究鸟类飞行的原因。通过“流线型风阻实验”“鸟模型飞行”等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鸟类的外部构造以及其作用,再通过视频了解鸟的内部结构……整个教学过程缜密而富有张力,通过递进式设问和针对性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践探究,并辅以多学科知识交融,让生物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120219.jpg

  研讨对比 寻衔接

  课后,小学部老师们从“初中与小学的教学方式有哪些差异”“初中与小学的学习特点有什么不同”“小初衔接需提前渗透哪些教育”三个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

120220.jpg

  (语文)陈翠茹

  中学语文课堂的快节奏、大容量、深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能力,以及学生在大问题情境下的品析、表达能力让我看到了小学和中学之间的差距。“一分钟默读四百字”“用一个字概括整个故事”……集中展现了课堂上对学生阅读、提炼和概括信息等能力的要求。而我们在日后的教学中,也需要向中学老师学习,用“一条线”或者“一个点”引导学生思考,目标不仅指向学习兴趣和听说读写能力,要在此基础上助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数学)董洁

  数学小初科学衔接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的课堂简洁高效,其中有大量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并且能较快的吸收、内化新知。其次,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课堂环节的设计要以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维为目的,鼓励学生尝试,挑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英语)陆燕

  英语小初衔接首先要夯实基础,初中英语的学习是在小学英语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深化,因此小学英语学习是夯实初中英语学习基础的重要一步。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注重打好英语基础,例如英语单词、语法等。其次,关注英语学习策略的学习,例如英语口语练习、听力训练、阅读理解等。小学生可以尝试这些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效果。最后,注重口语和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创设英语角、口语比赛、听力训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

  (科学)谢京豫

  陈忠老师执教的《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给予我改进科学教学更多启发:1.灵活应用教学资源;2.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关注点;3.开展多样化实验探究,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而有趣。4.全面的知识体系架构,这些都可以从小学科学教学中慢慢习得。

  (美术)宋梅仙

  听完马老师的《山水·宋韵》,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小初教学方式的差异:首先初中的知识更加有深度、有难度,小学则更加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其次初中的教学更注重探索法、研究法,小学美术教学目前基本还是以教师示范为主(低年段)。小初衔接,需要我们在小学美术课程中逐步提升欣赏课的教学深度与广度。其次,要强化小组合作在分工方式、信息整合方式的指导与实践。当然,还需要适当加入抽象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用具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义务教育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的特点。我校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具有打破小学和初中界限的天然优势,如何做好小初科学衔接,实现义务教育学段间的无缝衔接,不仅关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关涉转型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所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河海人将乘势而上、破浪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