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故事多,有你也有我,
从日出到日落,我们一起走过;
草房子故事多,
你是否还记得门前那条小河,
你是否还记得一起唱过的歌……
为丰富学生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鼓励学生与经典近距离对话,2月27日伴随着优美的童声主题曲,儿童剧《草房子》走进河海实验学校,为学生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剧目简介
儿童剧《草房子》根据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江苏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该剧继承了原著诗性的叙事风格,以纯美高雅的格调巧妙撷取最有感染力的篇幅进行大胆创编,生动展现桑桑、纸月、陆鹤、杜小康和同学们难忘的成长历程,讲述草房子里发生的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饱含了道义、情感、智慧和童心之美,对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友善教育和心智培养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精彩演出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顽皮又聪明的桑桑,秃顶的秃鹤,坚强的杜小康……这就是一群生活在油麻地的勇敢而鲜活的人物。草房子的故事引人入胜,情节跌宕起伏,演员们的精彩演绎深深感染着同学们。(图7-18)
瞧,不管是初中部还是小学部的同学们,看得都可认真了!
看,他们一脸专注的模样,完全沉浸在戏剧演出的世界里呢!
瞧!小观众被剧中的人物所感动,忍不住鼓起掌来。
演出现场秩序井然,氛围热烈。
优秀剧目走进校园,不仅让学生们在零距离接触儿童剧艺术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还让他们在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接受了有关成长、生命的教育;更将一颗艺术的种子埋在了学生心中,等着它生根、发芽、开花。希望我们的“容·纳”学子和小水娃们都能学会坚强勇敢、理解生命的真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感悟吧!
观剧心得
二(1)班 游梓萱:今天我观看了话剧《草房子》,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杜小康,他为了帮爸爸还债,想尽各种办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没有父母,我们的衣食住行从哪里来?如果没有老师,我们的知识从哪里来?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关心和爱我们的人,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那些关心我们的人吧。
二(5)班 陆泓途:看了《草房子》这部儿童剧之后,我感受到了友爱和团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同学之间需要相互友爱,相互团结,共同创造美好的童年!
三(1)班 戚羽歆:这部剧,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通过桑桑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值得被关注和珍惜。就像故事中的孩子们一样,他们的成长历程充满了痛苦和困惑,但他们依然坚持着,用纯真和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保持积极的态度,勇敢地面对困难,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三(3)班 王瑾萱:《草房子》里有一个个可爱的人物:桑桑、陆鹤、杜小康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陆鹤。陆鹤因为头上油亮光滑,像打了蜡一样,所以同学们总嘲笑、戏弄他。他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就在会操上捣乱,从那以后,同学们更排斥他了。而在文艺表演里柳三下不愿当“扬大秃瓢”,他主动参加表演,苦练台词,最终博得了大家的认可。当我们遇到有困难的同学时,不要去嘲笑、排斥他们,而要理解、帮助他们。我们遇到困难时,要用努力来证明自己。
四(2)班 唐诺林:故事讲述了纸月、陆鹤、桑桑和同学们在一起难忘的成长历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油麻地小学的汇演比赛中,因演出需要有一位同学要被剃头,但他并不配合。正当大家着急时,被同学们嘲笑的陆鹤挺身而出,参加比赛。他以生动的表演让油麻地小学获得了一等奖。让我明白了班级是一个集体,我们犹如点点星光,聚在一起便成了璀璨星河。
四(4)班 臧珞蓉:今天看了《草房子》这部精彩的舞台剧,我被剧中的人物所深深吸引。其中,我最喜欢桑桑,他待人友好,乐于助人。一开始他很嫉妒杜小康凭借有钱当上了班长,可后来得知杜小康没钱上学了,桑桑不顾一切卖了他心爱的十只鸽子,把得到的钱给了杜小康,又把爸爸的本子撕了,给杜小康当笔记本,桑桑的善良令人敬佩。
七(6)班 孙静:观看了草房子的表演,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油麻地的乡亲们的朴实,怪不得让桑桑如此留恋这儿。我感触最深的是桑桑父子和好如初的场景,他的一场病让父子俩敞开心扉,明白了父亲行为背后对他的爱,父亲最后发现是自己顾虑的太多了,没能给儿子足够的爱。天下的父亲似乎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他们都不擅长表达爱,不会给你太多明目张胆的爱,都藏在细节中,但又会像桑桑父亲一样在紧急时候将自己的爱暴露出来,但请尊重并允许他这样爱你,他是怕你报答他,请一定要好好爱他。
八(11)班 胡顺涵:曹文轩的《草房子》本就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儿童文学,昨日观看的戏剧的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剧本对原著的情节还原,演员对人物的细致刻画无不令人拍案叫绝。会被桑桑的童趣逗的捧腹大笑,也会为桑桑病重而担心,当然更少不了对桑桑、桑乔父子二人间深深情谊的共鸣。会为陆鹤被抢去借来的帽子亦或是不能参加会操表演而鸣不平,也有对他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品质的深深赞扬。会羡慕杜小康富裕的家境,会惦记着那扇红门,也会对生意因船难而失败的他们一家表露出深深的同情,更多的还是对杜小康面对困境的坚韧勇敢的肯定。总而言之,我们感同身受,好似融入在油麻地的草房子中一般,那时的感受停留在脑海,久久不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