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二月天,
春花烂漫绽新颜。
拂面春风凭借力,
奋楫扬帆正当时。
伴随着祥龙迎春的脚步,开启新学期的篇章。站在新起点、聚焦高质量、迈向新征程。为积极贯彻“双减”政策,落实新课标要求,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2024年2月28日上午,河海实验学校有幸邀请到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陆星梅校长莅临指导,开展了以“读思结合,提升学力”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
“教”乘东风正扬帆
王婧老师 《猫》
王老师带领四(3)班的同学沉浸于老舍笔下猫的世界,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阅读课。
思而读,读是思的根本。通过捧读我知道老舍笔下的猫是老实的、贪玩的、可爱的、淘气的、古怪的……
读而思,思是读的内化。经过思考我从老舍一声声的呼唤、一天一夜的担忧、长时间的细致观察中看出他对猫的喜爱。
读思结合,读思是行的前提。根据反复的朗读和思考,我也会学着老舍用明贬实褒的话语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
高翔老师《池子与河流》
高老师与三(6)班的同学一起感受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生活态度,见证他们不同的命运。
思而读,我发现这则寓言的特别之处在于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
读而思,我知道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结局。
读思结合,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如果贪图安逸,就会一事无成,应当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研”路春意正盎然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研赋予教内容的深度,教给予研目标的明晰。课后,老师们齐聚一堂,就两节语文课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两位执教老师结合日常研究和本节课的课堂实践进行了教学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老师们共同参与研讨,分析彼此的想法和思考。
虞亭老师:王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让家中养猫的同学说说生活中听到的猫的叫声,理解“丰富多腔”的意思。高老师巧妙设计,从不同的结局入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文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金霞老师:王婧老师和高翔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到了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王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自学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品析老舍对猫的喜爱,再加以点拨提升,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高老师的课也是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推进不急不躁,学生在补白交流中明白了寓言的道理。
“思”行结合方有得
“以研促教,且研且思,思行结合,行远志达。”
陆星梅校长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的指导。首先,她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立场,也欣喜于河海小水手的课堂规范和表述逻辑。接着,陆校长围绕如何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对老师们进行了高位引领:一是备课,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二是行课,单元导向,及时反馈。三是推进,环节相扣,分配合理。四是朗读,激发思维,深入探究。最后,陆校长希望老师们拿着教材备课,用着课标评课,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学生语文素养的涵育人。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全体语文教师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深耕语文课堂,且教且研,且研且思,且思且行,周而复始,研之有悟,思之渐行,朝着学有优教的目标不断靠近,让教研带给教师成长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