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容·智”课堂模式引领课|激活课堂新样态,赋能师生新成长
发布时间:2024-03-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姚婧晔

我校深耕课堂改革,建构“容·智”课堂新样态,阳春三月,学校开展为期两周的“容·智”课堂模式引领课。

示范“亮剑”巧推进,且学且思

本次课堂展示活动充分体现了我校聚焦课堂主阵地,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三环六步“容·智”课堂模式在各个学科深化落地这样一次课堂展示也让我们看到举全校之力,校内协同、管理赋能、系统设计,基于“双新”背景,以校本研修为平台,聚焦了“容·智”课堂提质增效。

课程处芦启顺主任亲自示范语文“容·智”课堂的学科模式,他的《唐雎不辱使命》以新课标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将“文”与“言”相融合,他遵循“言”的规律,依据“文”的特点,依标教学,设计层层深入的语文学习任务群,举一纲而万目张,带领同学们以教材为本品读文言趣味,挖掘文章深度,传承文化精神,师生共同构成了一堂有趣、有料、扎实的语文课堂。

芦启顺-2.jpg

领导的示范“亮剑”,学校的统筹安排进一步推进了河海特色“容·智”课堂的全面落地,引导教师关注深度学习,让“抓重点促提升、抓素养促实践、抓质效促发展”的“容·智”课堂走向深处、落到实处。

骨干引领关键词且行且悟

初中部13位骨干教师参与此次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法、历史、生物、地理、美术、音乐、体育、信息等各门学科,老师们聚焦容疑、容理、容新的课堂样态,以“三环六步”的模式聚焦新课标的落地为优化教学方式不断研究,为改变课堂生态深耕不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学科模式构建的关键词!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任务驱动,“文”“言”相融

语文“容·智”课堂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构建生活化、情境式、项目化的课堂

华书晴老师由“一封编辑部来信”的情境导入,抓住争议,课堂上围绕真话假话之辨、真假秦王之辨、虚构手法之辩、思维之辩等设计“学习任务群”,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理性的思辨精神。她通过解决来信中的质疑,完成了文言语句的品读、人物形象的赏析和辩证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华书晴.jpg

关键词“情境创设”——以情启智,以境促学

“容·智”课堂要求老师们能创设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老师们纷纷构建趣味情境,促进课堂提质增效。

电磁感应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难懂。巢丽洁老师的《电磁感应 发电机》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情景生动,活动丰富,课堂设计环环相扣,互动环节妙趣横生。

化学课堂上,陈赟老师选择日常生活中洁厕剂为真实情境,通过实验探究洁厕剂的组成成分,学生在探究中利用酸的化学性质解决真实问题,充分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充分彰显了化学学科的价值。

陈赟.png.jpg

陈星宇老师的地理课从学生感兴趣的新闻热点“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手,整个情境贯穿始终,设计不同的主题任务,鼓励学生提问、分析、探究,加强了对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展现我国大国担当,树立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地协调观。

金日成老师的《篮球运球》也是如火如荼,他在教学时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把教学任务与学生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管是热身部分还是运球练习部分都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

关键词“活动设计”——聚焦活动,激发兴趣

“容·智”课堂要求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多角度审视教学行为、多方向探究学习本质、多维度总结认知规律。

张丁紫老师带来《A trip to Hong Kong》,她以小组活动的展示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们以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恐龙园的游玩计划,既能对本堂课的重难点加深印象,又能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知识体系的深入理解。

张桢老师的道法课《青春有格》通过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引导学生们正确面对青春期的成长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段龙燕老师的历史课在情景体验活动中将课堂推向高潮,她让学生蒙眼从教室后面走到前面,感受鉴真的决心与毅力,做到了历史性与贴近学生学情之间的平衡,更让我们看到文明因互鉴而精彩。

信息课堂上,蒋懿老师通过互联网安全事件的材料分析,引发学生思考“在互联网时代下,你安全吗?”,将核心学习过程还给学生,通过密码的破解和信息加密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得出安全设置密码的方式,指导学生提升安全意识,保护个人信息。

蒋懿.jpg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相连,融合发展

周涵钰老师《瓷器上的中国龙》更是突破创新,她运用平板,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有机结合,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拓展课堂资源共享。另外,博物馆与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丰富了美术学科“容·智”课堂多元化发展。

周涵钰-2.jpg

赵天宇老师的《华夏RAP》引领学生了解说唱艺术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和独特魅力,在说唱音乐的编创过程中,更是和语文学科相融,让诗意与音符齐飞,文化自信在学生心中流淌。

赵天宇.jpg

关键词“三环六步”——多维运用,自主构建

“三环六步”是“容·智”课堂的抓手,在研究过程中遵循了学生思维规律,更营造了学生学习场,符合高阶思维发展目标。

周叶老师的《单项式乘单项式》从“代数”角度出发,着眼于学生的数学现实和数学内部关联,发现和验证公式、归纳法则,最后运用应用公式。让大家一同感悟数学的严谨性和运算的简单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陈忠老师《DNA是主要遗传物质》通过完善实验步骤和表述实验结果以及以问题串的形式对实验进行分析和讨论,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共研建构组合拳,且进且成长

“独行者疾,众行者远”。全体教师行动起来,积极听课,不仅为老师们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也对年轻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真正实现了教师们同进步共成长的目的。

“采他山之玉,纳百家所长”。课后,教研组围绕“容·智”课堂改革进行即时评课,他们共研学科构建,让我们看到学校真正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内涵,践行了“减负提质”的“双减”理念,“三环六步”的“容·智”课堂新样态在各个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值得一提的是,语文学科融合新北区优秀教师培育室共同评课讨论,化学学科邀请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李军校长莅临指导,他们点评课堂精彩之处,带领老师们讨论对课堂的思考和感悟,令人受益匪浅。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研之弥深。”我校将继续深耕探索“容·智”课堂学科模式,不断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内动力,激活课堂新样态,赋能师生新成长,打造学校发展强劲引擎,擦亮河海特色品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