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校园里樱花绽放,体育馆师生欢畅。3月28日上午,体育组“研学段衔接、促技能提升”教研活动如期进行。本次活动以“足球”单元水平一《脚背正面运球》和水平二《脚内侧踢定位球》为研究对象,音、美、信等学科教师跨学科全员参与研讨活动。
课堂教学,体现衔接
刘源老师执教水平一二年级,操控运动技能第三课时《快乐小足球—脚背正面运球》。刘老师语言简练清晰、教态自然大方,以“足球训练营”为情景导入,通过“保卫足球”、“采蘑菇”等多样化的学练和游戏方式展开教学,充分调动了低年级学生的学练兴趣,小组合作操练,课堂氛围活跃,提高了学生的身体控制力和协调能力。
李聪老师执教水平二四年级,足球大单元第五课时《脚内侧踢定位球》。李老师讲解示范十分到位,他用节奏感鲜明的音乐调动课堂氛围,紧紧围绕“学、练、赛、评”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口令和示范让学生在学练中逐步掌握动作要领,最后以射门比赛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提升专项运动技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良好的体育品格。
异域研讨,共话衔接
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分别对自己执教的课从教材的选取、设计的理念、重点的突破以及实际教学中的实施与不足进行了说课。随后,听课老师共同参与讨论,分享了自己的智慧,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信息王锦锦老师:两节课老师都能从学生特点出发,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美术王馨炎老师:李老师和刘老师的体育课气氛火热,学生参与度极高。本节课的教学中,两位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使学生能在尝试的过程中探索,发现正确的踢球点,提升了学生们的球感。
音乐史昕仪老师:两位老师以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年段,分层教学发展潜能,动作讲解简洁易懂,组织张弛有度,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体育王洮洮老师:两位老师都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情景开展游戏化教学,练习形式多样化,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今天的研究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在低水平段的可操控技能的学练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足球、篮球等专项技能,进行专项脚步、协调、灵敏性的学练,为后面的专项技能学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石敏鑫老师:根据新课标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李老师和刘老师整堂课来看教材的选择和设计比较合理、有效。两位老师整个教学组织比较严谨,教学内容的安排很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循序渐进。但在组织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两位老师缺少一定的激励性的评价。在分组练习时也可以采用同质或异质分组,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育胡昱老师:看了李聪和刘源二位老师的课学到了很多,李老师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刘老师的课注重精讲多练,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两节课都达到了一定的练习密度。
体育徐水水老师:本次教研课结束之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而且自省自身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还需改进和探究的“盲区”,由此体会到,在研讨中前行,你会意识到你从未意识到的!
高位引领,助推衔接
王冬娟校长全程参与本次体育组教研活动,她对本次教研的学段衔接主题选择、现场的团队协作以及跨学科教研氛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接着她从学段目标的衔接递进、教研活动的问题导向、情境创设的贯穿始终、场地器材的巧妙利用、教学难点的重点突破、学生差异的资源转化、男教师教学风格的自我打造等方面对体育组教师的日常打磨和自我修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体育组后期教研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本次教研活动如一缕春风,吹拂着教师的心田,激发了教师们专业成长的热情,我们深知体育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将以研促教,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践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精神,让体育与健康教育成就孩子发展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