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作序,万物和鸣;
春花烂漫,雾尽风暖。
三月,是出发的日子;春天,是阅读的季节。春天到了,我们“种”书。从此,春日不寂寞,心灵不荒芜。三月二十九日下午,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全体老师齐聚创客教室,开展三月读书思享绘。
“悦”见往昔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三月,所有美好向新而生。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三月的美好吧!
“阅”迎成长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阅读,是一种修为,分享是一种深邃。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五位老师来分享他们与书的故事。
胡坤骅老师:“作家马伯庸以善于发现大历史中的小细节,书写历史褶皱中的隐秘故事而闻名,他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切入口,推出了最新历史题材小说《长安的荔枝》。本书围绕主人公李善德展开,他身上的‘心存善念’‘学会分享’‘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是呀!既然无路可退,何不奋力一搏!希望我能如李善德那般,用勇气和力量去战胜每一个难关。”
虞亭老师:“从史铁生的文字当中我看到苦难,可以压垮人的肉体,但并不能压垮人的灵魂。我在《我与地坛》中读他的乐观,他的人生的态度,读他对生活的坦然。史铁生在这充满苦难的人间,从人性里看到神性,从苦难里看到救赎,从残疾里看到圆满。在这怨声载道的人间,他不抱怨。因为命运不谈公道,人唯有向前,在前面,是希望和光。《我与地坛》是写给每个人的生命颂歌。”
王思艺老师:“《月亮与六便士》抛给我们一个两难命题,究竟是选择现实的六便士,还是追寻那梦想的月亮?在我看来,任何人都有追逐月亮的自由,也有俯下身去捡六便士的权利。最幸福的人生,就是能够按照自己内心深处真正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李聪老师:“《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今天我要分享其中两篇文章。一篇叫做《站得低,看得清》。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从高处往低处看,亮处往暗处看,从专家学者往老百姓看,往往可能看得不那么清楚,不那么全面。那就应该走下去,从底层往上看,就会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与认知。这和我们平时上课的策略也是不谋而合,让我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才能看清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第二篇文章叫做《一条街的好人》,人生路漫漫,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困境。但一个小小的善举可能会温暖别人的一天,甚至可能改变他对生活的看法,我们需要心存善意,传递温暖。”
许芸婷老师:“《一间辽阔的教室》是一本教育随笔集,十分适合一线教师阅读。语文有一间辽阔的教室,那是诗和远方,数学也有一间辽阔的教室,那是星辰和大海。而教育,应是一种持续地唤醒,让他们永远充满好奇和向往。”
“跃”进春光
打开一本书,展开一段灵魂间的对话,我们在时间的流动中静静感受文字的力量。听了五位老师的分享,王校也不禁感叹:感谢五位老师阅读分享带给我的启示。坚持与放弃、生与死、现实与梦想、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都是充满辩证的人生哲学。三月,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岗位全力以赴、追逐梦想,在我的眼中,您和三月、都是春天!
读书能启人心智,
撼动心灵,丰富人生;
读书能沉淀学养,
激动思考,指点迷津。
让我们在这孕育生机的春日里,
与书籍携手同行。
让书发芽,理想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