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小初衔接│研三角之美,探互通之道
省十四五重点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两段式”衔接课程的实践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管媚婷

  5月17日下午,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携手初中部七年级数学教师,开展了基于小初衔接视角的课堂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姚建法卓越教师成长营全体成员参与,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金建斌教研员也莅临指导。

051601.jpg

  课堂研讨,为衔接奠基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向更高领域继续学习有深远的影响。小学部两位老师选取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为研究对象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展示。

  董老师让学生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去操作,进一步确定判定方法,产生合理猜想,实现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初步感知。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051602.jpg

  董洁老师执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管老师带领学生经历量一量、算一算、撕一撕、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在操作中一步一步验证猜想,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051603.jpg

  管媚婷老师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

051604.jpg

  联合共研,探衔接之道

  评课互动环节,两位老师基于小初衔接谈了自己的设计思路。新北区姚建法卓越教师成长营成员也参与了评课互动。

  百丈中心小学赵春香老师:两位老师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多元路径,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思考、感受三角形的独特之美。

  三井实验小学陈赵贤老师:两节课充分体现了小初衔接的重要性,只有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初中部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周叶老师为我们作了题为《立足学情,搭建小初数学学习桥梁》的讲座。周老师进行了小初课标、教材的系统解读,从具体的案例对比让小学老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初数学衔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卓越教师成长营领衔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姚建法校长基于多元表征视角对两节课作了指导。姚校长指出小初要做好素养目标的衔接,学习方式的衔接,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助力学生从小学阶段的“感性认知”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的“理性思考”。

051605.jpg

  专业引领,解衔接之密

  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金建斌教研员为老师们进行了高位引领。他高度赞扬了我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两段式’衔接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指出小学、初中作为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一脉相承,如何准确把握小学到初中数学学习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做好学习衔接尤为重要。

051606.jpg

  “小初衔接”是着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双向奔赴。我校小学部与初中部将继续加强合作,携手并进,为助力学生顺利衔接、平稳过渡、快速适应提供平台和路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