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河海·学有优教 | 探图形之妙 寻数学之美
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陆晓蕙

  角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重要的教学内容。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角是构成平面图形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后续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基础。如何上好本节课,河海实验小学部数学组6月6日围绕本课开展了主题研究。

  教学相长 馨香满怀

  徐亚芬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在教学过程中,徐老师安排了“认一认”、“做一做”、“画一画”、“变一变”、“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由自主探索寻找角,观察角的共同特征,到规范地指角、画角、创造角,再比较角的大小,逐步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课堂中徐老师将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环节中,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概括,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感知角的大小。

  磨砻淬砺 研以致用

  课后,徐老师从教材分析、设计意图、课堂预设与生成等方面跟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各组老师也就本节课进行了讨论。

060702.jpg

  许芸婷老师:本节课徐老师创造角的活动设计有新意,准备的材料很丰富。用毛线拉会出现边不直的情况,用牙签摆会出现没有顶点的情况,由此来突出角的特征。用磁条搭角为比较角的大小提供了资源。

  赵娟老师:徐老师的这节课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由三角尺和五角星切入,根据二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积累感性经验,通过序列化收集资源到组织交流,让角的基本要素从学生的交流中自然生成,同时让学生经历具体到抽象为后期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徐燕老师:徐老师能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徐老师的课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与学习:

  1.新课导入融生活。

  2.巧手造角有创新。

  3.学习方式重多元。

  此外,徐老师对于低段课堂的组织有序,教学秩序井然,能够俯下身和孩子进行交流,让整节课的思维可视化,以上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学习的。

  于小蝶老师:《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徐老师设计了创造角、画角、做角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动手、动脑、动口、全员参与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学习、乐于参与的心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直观上感知、认识角。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发现角、认识角、创造角、比较角,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了空间概念。

  及时反思 蓄势待发

  最后,蔡腾飞部长用三个“看见”,充分肯定了徐老师与二年级教研组。一是看见儿童,二年级学生在下午的课堂上积极发言,每个学生都能够认真操作、充分表达,不仅能够回应老师的问题,更有自己想到的问题。真正让儿童站在课中央。二是看见课标,生活情境与数学情境相结合,把握概念本质。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深化概念理解。三是看见默契,徐老师的每个眼神学生都能懂,学生的每个动作徐老师都看在眼里并及时回应,所以每个孩子全情投入课堂。活动的每个细节都看到二年级组员间的默契配合,各有分工,互相补位。

  数学教学的研讨,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全体数学教师将不断前行,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