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八(5)、八(10)、八(11)班的同学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展开在地研学活动,打卡常州新地标,追忆江南第一燕。
“大庙弄”何以“青年里”
同学们首先来到了常州老城厢核心位置的大庙弄片区,这里有清末时期的历史民居;有民国时期的风貌建筑;有传承百年的城隍庙(中山纪念堂);有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批现代化建筑;还有近300年的银杏古树。
这里人文荟萃,青春激昂;这里有古树古井古地名、有名人名仕名建筑;这里无处不流淌着青春的血脉基因!1916年,17岁的秋白从这里踏上觅渡桥,踏过白云溪,踏上了“为他人辟一条光明的路”的觅渡追光之路!
少年觅渡渡何处
穿过大庙弄,同学们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瞿秋白一生都在“觅渡”,都在追寻。从读书人到革命者,他是那个觉醒年代中最具有代表的一个探索者、实践者。“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表达了瞿秋白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坚定信念和雄心壮志。青年时期,瞿秋白走上革命道路,三弟瞿景白、幼弟瞿坚白受到他的影响,也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一门三烈士,为国捐躯,令人肃然起敬。也让我们意识到,觅渡,觅的是家国情怀、觅的是热血青春、觅的更是时代担当!
学生感悟:
大庙弄位于常州城中北大街西侧,旧时常州府城隍庙便坐落于弄内,由于民间将城隍庙称为大庙,“大庙弄”由此得名。漫步于大庙弄,古典建筑和现代化的建筑巧妙融合,让人感受到常州厚重的历史底蕴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这座现代城市的魅力。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挺立在街旁,枝繁叶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古银杏旁便是鼎鼎有名的中山纪念堂。在这里游览,既能够欣赏迷人的景色,也能够了解常州的文化,常州的历史,还能够感受近代社会的转折点,感受鼓舞人心的革命精神。一次心旷神怡的游览,一次收获满满的研学!
——八(5)班 王萌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细细阅读了他的革命事迹使我深受感动。他遭受过敌人的严刑拷打,深受迫害,却依旧在革命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只为争取一个和平民主的时代让我们过上了现在这充足美好的生活。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习瞿秋白这样的革命先烈身上那种,坚持不懈,为祖国繁荣而奋斗的伟大精神。
——八(10)母佳欣
瞿秋白曾说:“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他却将自己的生命献于革命的潮流中。是什么样的力量,亦或是信仰,让他如此坚定而从容。他的乐观、他的远大志向,为他自己的人生规定了一条狭窄小道,却为大众铺平了一条光明大道。缅怀烈士,是从“既往”走向“开来”,“为衔春色”,我亦是一只云梢燕。
——八(11)刘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