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朱志平博士工作站各位专家走进河海实验学校,对我校两项教学成果培育项目进行深度调研,专家们走入课堂听课诊断,结合培育项目的核心要素进行诊脉,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
“零距离”聚焦课堂
专家们分别走进道法、数学、物理的课堂,近距离、多维度了解各学科教学常态,细心捕捉课堂教学的细节,聚焦“容·智”课堂,精准把脉教学。老师们竭尽所能凝新聚智,激发课堂活力,“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面对面”引领前行
听课结束后,专家们与老师集聚一堂进行细致的点评和指导,给大家指点迷津。专家们充分肯定上课老师呈现的亮点,并围绕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为老师们提供了教学新视角。
道法组:常州市教科院龚国胜教授点赞周琳老师的课堂善于创设真实情境,敢于设计挑战性的任务群,通过师生多元化的意义协商,将知识创造性地迁移运用,符合“范导式”教学主张,同时希望老师们能让课堂更贴合学生实际,也能挖掘更多交流价值。
数学组:原常州市教科院徐淮源副院长参与数学组评课活动,他充分肯定了柴源源老师课堂上的亮点,同时鼓励老师们抓住课标、重视学情、把握重难点,在课堂中关注学生主体,培养学生思维,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活动中,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物理组:原常州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彭宏伟主任参与听课研讨。他称赞老师张义尧老师能在问题串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指导老师们可以进一步挖掘物理知识的生活运用,进一步加入实验展示,把物理知识“水到渠成”地带给大家。
“深层次”凝练研讨
接下来的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凝练研讨会则为我校两项培育项目指引了方向。副校长王冬娟和校长助理芦启顺分别围绕《引导学生参与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衔接课程建构》和《指向核心素养的“容·智”课堂实践研究》成果培育项目进行汇报,他们重点梳理了项目的推进路径和研究进展,反馈了根据专家建议作出的修改调整,并提出后续的工作重点。
专家们组针对两个培育项目“一对一”高位点评,为培育项目辨明发展方向,他们希望项目组能找准研究的着力点,深入挖掘教学成果内涵,真正凝练成果特色,扩大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与辐射力,让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为学校高品质发展助力!
朱志平博士工作站专家走进课堂,洞察课堂细节,促进成果提炼,指引前行方向,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在“容·智”课堂改革之路上走深走实,在九年一贯衔接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