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无涯,而探索有道。11月7日,以“跨学科项目化教学策略分析”为主题的常州市自觉联盟(学校)活动在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展开。本次活动致力于探索新课程标准引领下的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建构策略,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新路径。
落实课标主动跨界
活动首先由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的周涵钰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研究课《敦煌·藻井——穹顶上的美学》。在这堂课上,周老师以新课标为出发点,主动进行跨界融合,将历史、道法、数学、美术、信息技术、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有机融合。她通过创设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实情境,展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开拓进取的文化自信,展示了我校“容·智”美术课堂的魅力。
高位引领拨云见日
潘建明教授带来一场题为《跨学科项目化教学策略分析》的精彩讲座。潘教授结合丰富的跨学科教学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跨学科项目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他强调,跨学科项目教学要做到跨而有“联”、跨而有“度”、跨而有“核”、跨而有“评”,要真正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潘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在跨学科项目化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为教师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经验分享碰撞火花
在主题沙龙环节中,各位代表发言精彩纷呈,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他们或结合学校课堂改革,从宏观上探讨实践策略;或结合具体学科,分享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经验;或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跨之思、跨之径、跨之惑的思考……
我校教务处葛娟萍副主任更是结合“容·智”课堂改革,分享了我校将“跨学科”作为从“容”到“融”的必要路径,在“四新”背景下,加强跨学科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老师们畅所欲言,让我们看到跨学科项目化教学的层层思考、步步剖析,自觉联盟也将在这样的讨论中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让跨学科项目化教学真正成为服务生活、面向未来的基本工具与重要路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跨学科”需要勇敢“跨出去”,打破学科壁垒,拓宽知识视野;“跨学科”也要积极“跨回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当“容·智”课堂遇到“跨学科”项目化教学,我们看到的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更是教学实践的丰富与深化。我校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跨学科”为“容·智”课堂改革助力,为学生成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