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为了促进科学学科教师队伍成长,提升区域科学学科的教研品质,打造新北科学学科特色,全面提升全区小学科学学业质量,11月28日上午,新北区小学科学教师齐聚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围绕“探究实践”这一主题,聚焦实验教学展开深入地研讨。此次教研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课例展示、专题讲座、专家点评。
探秘摩擦力 玩转风向标
第一节课由河海实验学校陈彦之老师执教《摩擦力》。陈老师自制实验器材,以“拔河”贯穿始终,通过组织实验和多媒体展示,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动手进行了多个实验,观察并记录了不同材质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差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并不是被动观察者,而是提出假设,动手操作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学生互相交流实验结果,探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实际应用。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摩擦力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节课由局前街小学新龙湖分校夏菁老师带来《自制风向标》。夏老师通过提出“为玩纸飞机游戏而制作一个风向标”的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尝试制作,并用风扇进行测试。在课堂中学生们经历了工程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提升了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分享新经验 引领新方向
教研活动板块,浦河实验小学张燕老师带来了《科学跨学科概念“结构与功能”中培养儿童的科学家思维》的讲座,对跨学科概念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两节课例对跨学科概念的建构进行了阐述,为老师们进一步理解和实施跨学科概念视角下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
最后,常州市新北区教研员陈雨薇作高位引领,为整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陈雨薇校长指出《摩擦力》《自制风向标》两节课,都关注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创造。同时,陈校强调,课堂教学要聚焦学科概念和核心素养,关注情境、材料、记录单、教师语言和板书等课堂教学载体,搭建实验支架,助力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经典的课例研讨、前沿的讲座分享、高位的专家引领,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深深的思考。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让我们趁着教研的东风,保持扎实、稳进的科学态度,深耕课堂,向着科学教育研究的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