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班主任在线 | 看见儿童,呵护童心
发布时间:2024-12-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万欣嘉

  浅冬生寒意,微光暖人心。为进一步强化育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开展了“看见儿童 呵护童心”主题德育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常州市天宁区瑞文心理工作室负责人徐晓菁老师,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心育”之旅。

121401.jpg

  以“情”为线,心心相连

  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解密有效沟通的密码》的精彩讲座。首先,她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带领老师们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介绍了有效沟通三部曲:第一步是共情,能够设身处地的体验孩子的处境,并对他(她)所经历的事物感同身受;第二部是深度共情,共情孩子行为、情绪背后的目的,帮助孩子探索自己的内在需求,从而得到疗愈;第三步是赋能成长,促进孩子的自我反思和成长,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接着,徐老师通过“爱动手的小胖”和“一盒糖果”两个案例,细致地讲述了沟通三部曲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让老师们在她温柔有力的语言中,感受到共情的力量,体会“心育”的魅力。

  现场老师积极互动,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高年级学生可能出现的“厌学”“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向徐老师请教。徐老师结合专业理论,对学生心理进行精准的分析,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121402.jpg

121403.jpg

  以“悟”促行,守护花开

  徐老师的精彩讲座,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的教育工作,老师们也纷纷畅言自己的感想。

  蒋  楠:一位优秀的班级管理者,不仅要善于表达,也要善于倾听。徐老师提到,在班级管理中,有时候教师的倾听理解比言语交流更重要,“少说多听”能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响应对方情绪,展现自己的人文关怀和同理心,再配合积极的倾听,扮演好倾听者角色,这不仅能够促进师生有效沟通,更能化解家校关系、同事关系等人际交往中的矛盾。

  刘梦灵:今天听了徐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真正看见学生,才能真正走近学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会边学边做边修正,和学生共同成长,用童心理解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用耐心期待学生,用赞美激励学生,陪伴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颗心灵都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绽放最璀璨的光彩。

  于小蝶: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着无限可能。教育,就是要用巨大的爱心来呵护这些儿童。班主任适当的共情理解会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体贴,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感情宣泄和释放压力的机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希望我们班主任的共情力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看见即疗愈”,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看见孩子的生命,而教育者崇高的使命就在于发现生命的可能性,进而引领和拓展这种可能性。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做更有温度的“心育”,让学生的心灵花园开满鲜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