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加快教师专业成长,2024年12月20日下午,小学部开展了数学教研活动。
教学相长,实践创新
许芸婷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课前,许老师和组员共研教材,精心准备学具。在教学过程中,许老师让学生经历丰富的观察活动,体验从不同位置(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简单物体,能够辨认出不同位置看到的相应图形,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物体的形状图可能是不同的,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众行致远,研思同行
课后,许老师从教材分析、设计意图、课堂预设与生成等方面跟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各组老师也结合观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钱梦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许教师能够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教学符合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空间概念。
钟宏老师:许老师的课从实际场景引入,到观察小猴、画小猴、从不同角度观察小猴,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最后通过练习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整个教学流程环环相扣、衔接自然。
徐亚芬老师:本节课许老师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经历丰富的观察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有序观察,让学生从感性观察上升到理性认知,帮助学生积累了观察物体的经验。
徐燕老师:许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这一课,在设计时重点关注了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视频、动画故事、实物教具等方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设计由易到难,层次清晰,巧妙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在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判断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于小蝶老师:许老师这节课条理清晰,层次清楚,采用实物教具来激发孩子们上课的兴趣,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冗余,使得整堂课节奏紧凑,效率极高。最后,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建立观察物体要有全局观念的意识。在课堂上如果能紧紧抓住“你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这一关键问题,突出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小猴所得结果的差异性,孩子的空间想象力能更好的得到锻炼。
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校长助理蔡腾飞首先肯定了许老师前期课堂准备的用心以及二年级数学组的积极配合。认为本节课中,许老师把更多的时间给了学生,虽然本节课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但课堂节奏紧凑,且环环相扣,通过许老师的习题变式巩固,理解的同学逐渐增多,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最后,王冬娟校长肯定了许老师的进步,认为许老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了、教态自如了、互动贴地了。同时,指导青年教师:在课堂中应加强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时刻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加强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利用学生间的互动实现数学问题的策略优化,做有温度的教育。
数学之美,如诗如画;严谨之中,藏着智慧;探索之路,永无止境。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全体数学教师将不断前行,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