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学有优教 | 搭支架趣读名著,促思维深度发展——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组第三周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2-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婧

当经典名著遇上任务锦囊,当三国智谋碰撞水浒豪情,一场关于“深度阅读”的探索之旅在春风里启航。2月26日,我校语文教研组以“学有优教”为帆,以“思维发展”为舵,在四大名著的长河中探寻深度阅读的航向。

双课并进展智谋

万欣嘉老师以品人物形象为抓手串联整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梳理、概括、画图等方式,化身“三国战略分析师”,解构《草船借箭》。

022702.png

齐梅老师通过“动作拆解放大镜”和学生深入剖析了武松打虎的全过程,在朗读、演绎的过程中,古典英雄形象也在心中立体生长。

022703.png

思维交锋见真章

两位执教者以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为锚点进行说课,展示了思维进阶的梯度设计。

张诚老师: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有以下两点感受:一、关注单元整体,聚焦学习目标。两位老师对单元整体把握精准,紧扣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深挖其人物形象塑造的特性,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明晰单元学习目标,体会人物形象。二、提炼学习方法,助力思维进阶。在教学中,两位老师都注重方法的传授与总结。万老师带领学生梳理借箭流程,提炼出按事情发展顺序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齐老师让学生圈画武松打虎的动作词句,让学生掌握借动作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的技巧,为学生自主阅读、分析文本搭建有效支架,助力学生思维茁壮成长。

蒋楠老师:万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以下启发:一、目标定位精准,紧扣新课标要求。万老师这节课紧扣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要求,以“品读名著人物”为核心目标,通过分析周瑜、鲁肃、曹操的形象,引导学生从“读事”转向“读人”。教学环节设计符合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把握人物形象”的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二、教学策略创新,发展核心素养。万老师这节课,语言运用是有梯度的,她放手让学生通过圈画批注关键词,感知诸葛亮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以及“洞察人心”的特点,将课堂还给学生。

陈翠茹老师:两节课均以“古典名著”单元主题为轴心,既落实“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目标,又通过人物精神内核的挖掘,实现传统文化基因的现代传承。用画演示图,提取打虎四阶段的关键词,助力学生完成信息提取、逻辑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能力进阶。建议思辨空间可纵深拓展,同时结合故事背景,形成可迁移的古典名著阅读方法体系。

022701.png

高位引领启新程

王校长全程参与此次教研活动,她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用心设计和大胆实践,并指出要让阅读的积累化作学生的精神底色,品读文学经典作品应注重以下四点:

◉品人物,既要解析显性的人物描写技法,更要挖掘隐性的文化基因。

◉品情节,理解作者通过情节变化推动故事发展的写作风格。

◉品文字,从单字炼金到语段建构,再到跨文本互赏的艺术张力,让语言审美贯穿阅读全程。

◉品历史,在历史语境中理解文学创作的时代逻辑。

022706.jpg

春研深耕处,恰是思维拔节时。经典不老,教法常新。这场名著阅读的教学研讨,不仅带给教师思想的启发,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当深度阅读真正发生,文化基因便悄然萌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