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双线探生态 具身启真知
新北区中学黄伟文优秀教师培育室第33次活动在我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霞媛

为深化课程改革,探索高效课堂模式,2025年3月13日,新北区中学黄伟文优秀教师培育室第33次活动在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举行。本次活动聚焦“生态安全”主题教学实践与“具身创造式学习”理论探索,特邀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陈廷华教授、优秀青年教师吴越作专题报告,我校朱霞媛老师和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王雨沁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呈现了一场兼具实践深度与理论高度的教育盛会。

1.JPG


同课异构:长江与三江源的生态对话

朱霞媛老师以“长江”为脉络,构建了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态实践课。课前,她带领学生深入常州滨江地区,通过实地观测、参观展馆等方式,多维度调研长江流域生态现状。课堂上,学生们化身“生态安全调查员”,以数据图表、影像记录等形式展示调研成果,并围绕“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破坏修复”等议题展开深入讲解展示了我校生物“容·智”课堂独特魅力

2 (1).JPG


王雨沁老师以“三江源—常州运河”为轴线,架起生态保护的认知桥梁。课堂伊始,学生通过纪录片全景漫游“中华水塔”,直观感受三江源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随后,一场模拟“水土流失”实验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分组对比植被覆盖与裸露土地的蓄水能力,用数据印证“绿水青山”的科学价值。王老师巧妙链接本土案例,以“常州运河水质治理”为落脚点,引导学生从国家战略高度思考区域生态责任,实现“大问题”与“小切口”的有机融合。

3 (1).JPG


评课研讨:专家共话教学创新

评课环节由培育室领衔人、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黄伟文副校长主持,江苏省特级教师朱俊对两堂课给予高度评价:朱老师的课堂“以真实问题驱动学习,将课堂转化为生态考察研讨会。学生从身边的长江问题出发,在调查中建构知识,在思辨中强化责任感,体现了‘做中学’的实践智慧。”王老师的课堂“以实验验证理论,用案例指导行动,构建了‘认知—实践’闭环。三江源与常州运河的跨时空联动,既彰显生态安全的国家意义,又激活学生的乡土情怀,是一堂有格局、有温度的科学人文课。”

4.JPG


理论赋能:具身学习引领课堂变革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吴越老师以《让学习真实发生——具身创造式学习》为题,分享了陈廷华教授前沿教育理念。指出,传统课堂过度依赖“离身认知”,而具身学习强调“身体—环境—认知”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吴越老师生动地结合案例阐释:“通过情境浸润、肢体互动和反思迭代,学生能更深度参与知识建构。他们强调,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参与性的意义建构过程。通过快速、习惯性的直觉反应和深入、精细的反思,学生能够在特定情境中实现认知的升级和学习的有效性。为此,教育者需要设计巧妙的情境和有组织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和反思。


知行共生教育向生态而行

本次活动以“生态安全”为锚点,以“具身学习”为帆,为教师提供了理论武装与实践范例。两节同课异构课堂与一场专家报告,既展现了生态教育的多元路径,也揭示了学习科学的深层逻辑。未来,我校生物组也将继续深耕·智课堂改革,让教育真正成为生命成长与生态文明的共生之地。

合照.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