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中队之声(五)| 友你友我,快乐同行
发布时间:2025-04-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郭斯煜

  “在神奇的课本里面,挖呀挖呀挖……”随着改编版《友谊魔法歌》的欢快旋律,一(2)班的孩子们戴上小公鸡、小鸭子和小喜鹊的头饰,在马琳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活动。40分钟里,孩子们化身“友谊小侦探”,在情景演绎与游戏中寻找友谊密码,用童心点亮友谊的魔法!

040301.jpg

  课堂风采展活力

  “到底是哪篇课文呢?”小侦探们睁着“小眼睛放大镜”,在图片里挖呀挖:“波纹上有鸭爪印!这是《小公鸡和小鸭子》!”“树爷爷的叶子掉光了,他一定很孤单!”孩子们像小鼹鼠一样钻来钻去,用“我发现…所以这是…”的咒语,把躲猫猫的课文全揪出来啦!

040302.jpg

  森林剧场开演啦

  水之部落的小鸭子扑腾翅膀,叉腰拦着小公鸡:“别下水!会有危险的!”。林之部落的小喜鹊们挥动“魔法笔”,把“借橡皮”“一起玩耍”变成金叶子,让树爷爷不再孤单!光之部落的和平小天使们举着“微笑云朵”和“道歉彩虹”,矛盾“咻”地变成糖果消失啦!

040303.jpg

  小熊蜜罐收“甜话”

  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把对小伙伴的喜欢,想对好朋友说的心里话悄悄塞进小熊的蜜罐里。

040304.jpg

  抱抱飞船起飞

  “孤单变棉花糖,快乐变跳跳糖!”童谣一响,孩子们缩成刺猬球,听到“快乐”又变身八爪鱼,笑嘻嘻抱成一团。最后手拉手唱起《找朋友》,地板“呼啦啦”变成飞船,载着笑声冲向星星岛!

040305.jpg

  共商共研促新思

  钟若兰老师:本次班会以“互助、分享、合作”为核心目标,通过课文密码大破解主题设计了各种活动,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孩子们通过可爱的演绎,朋友间暖心故事的分享,寻找到友谊密码,理解“互相帮助、分享快乐、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最后“友谊广播”的巧妙设计,延伸至日常,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也能发现和感悟友谊的美好。

  陈雯老师:马老师的课堂满溢师者温情。以“友谊”单元唤醒激活情境,借孤独树与相伴树的板书对比,直观地传递情感,结合“故事剧场”分角色扮演进行趣味互动,寓教于乐。教学设计贴合低年级形象思维特点,课后也拓展延伸“友谊广播”和“魔法墙”,更好地为学生搭建了实践平台,让抽象的情感认知自然转化为行动,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智慧。

  王一帆老师:马老师的班会课设计亮点突出:一是目标明确、层层递进,将"友谊密码"主题与课文情境及生活实践(矛盾化解、感恩表达)有机融合;二是学科协同巧妙,依托课文角色和情节,通过故事剧场、抱抱乐等趣味活动,实现德育与语文教学的深度渗透;三是建议在课前增设真实班级冲突案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的"友谊密码"反哺实际问题的解决,增强教育实效性。

  王婧老师:马老师这堂课亮点纷呈,尤其是课堂管理的技巧与学生习惯培养的策略,极具启发性。班队活动设计应逻辑缜密,环节层层递进,充分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关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收获成长。如果在环节过渡时,进一步优化过渡语,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提升性,学生也能更自然地融入各个活动中,实现更高效的学习与成长。

  高位引领树新风

  陈翠茹部长首先强调班队主题应立足学生生活场域,聚焦真实情境中的成长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促进生命成长;其次构建“体验-内化-践行”的认知进阶模型,以情境浸润唤醒情感共鸣,借助角色代入深化价值体认,最终通过实践承诺实现知行转化;同时注重活动载体的适龄化创新,在保持主题班会开放特质的基础上,融合跨学科元素,构建多维育人空间。最后陈翠茹部长强调,我们的班队活动既要有童趣的温度,又不失教育的深度,希望班队活动能体现“生命滋养”的价值。

040306.jpg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魔法,它最美的样子就是让童心点亮世界。这堂课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领悟了友谊的真谛——分享、互助与包容,更让每一颗童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正如一位“小喜鹊”所说:“原来有朋友的树爷爷,再也不会孤单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