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异构”是一种新课程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全新教研方式。“同题异构”通过同一课题,不同老师执教,让每一位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有益的“互补共振效应”。
同题异构,显特色
在“同题异构”课中,徐峥、陈莉两位教师以“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探索碰撞之路”为教学主题,经过精心的准备,在各自的课堂上,呈现了不同的面貌。这是一节九年级单元复习课。
和谐共振,促发展
“同题异构”研究课以后,政史教研组及时进行了组内评课。备课组内两位教师针对这一次“同题异构”的课堂实例,共商教学问题,研究解决方法。两位教师都认为应该明确单元复习的目的,把握阶段复习的程度。政史教研组内各成员积极交流讨论,在九年级复习课的教学上,取长补短,相互提醒、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促进了同一学科甚至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共振。
两位教师以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诠释了“同题异构”的内涵,赢得了听课教师的普遍认可。同题异构,构出了特点,构出了精彩。在接下来的四周时间内,我校将继续开展“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教师拥有更多自我钻研的空间,并且在“共振”中更能激活备课组、教研组集体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