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谁忆当年沙家浜
发布时间:2010-1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河海中学宣

 













 









清晨,深秋的寒意正浓,河海中学九年级师生已整装待发,激动的心情,欢愉的笑声温暖了整个校园,只为探寻沙家浜那永不消褪的红色遗迹。

驱车近两个小时,一下车,途中的困倦便一扫而空。进入景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叶飞先生的题词,揭示了沙家浜的意义: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学生们认真聆听导游的讲解,对此次红色之行有了初步的认识。

跟随导游,大家来到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参观,学生们进一步知道了:抗日战争时期,在芦苇荡的绿色帐蔓里,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战斗诗篇,以此为素材创作的京剧《沙家浜》,家喻户晓,使沙家浜闻名遐迩。逼真的雕塑,再现了历史情景,眼前浮现一幕幕军民鱼水情深的温馨画面。

红色的遗迹随处可寻,学生们迈开自由探寻的步伐,走进沙家浜最迷人而神秘的芦苇丛,仍可见当年“秋到金谷白玉铺沃土,花放稻香”的景象,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了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像是一座迷宫,也让学生们真实体验了新四军辗战芦苇荡的动人情境。

     无论是在长廊、九曲桥,还是芦苇荡,学生们那银铃般的笑声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这笑声是快乐的,更是幸福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红色的记忆,不能忘记革命战士为了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生于和平年代,要继承革命传统,用知识武装自己,为了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而不懈努力。

弯弯的水道,泛黄的芦苇,习习的凉风……从沙家浜回来,眼前仍是这些挥之不去的景色,心中烙下永不消褪的红色印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