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八月的校园,我们感动并收获着……
发布时间:2011-08-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河海中学宣



















 















八月的骄阳挡不住我们澎湃的热情,欢快的步伐奏响了我们激动的心声。2011816-18日是值得铭记的日子,河海中学287位新生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理想的憧憬,相聚在美丽的河海中学,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夏令营。

激情洋溢的开营式。在同学们满怀期待的目光中夏令营开幕了。九年级服务团代表九(4)班武娇同学热情的欢迎辞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七年级班主任代表王光辉老师用热情洋溢的发言和发人深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成功的真谛:持之以恒;新生代表七(6)班黄艺同学用真切的感受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她步入中学时代的美好感想,倡议每位同学都把握住这美好时光,拥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踏实的行动,成为一名优秀的河海学子。校长助理赵敏慧从三个方面要求我们新同学做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希望同学们牢记学校的殷切期望:快速融入新环境,进一步提升新要求,以一名优秀的河海学子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成为河海中学的骄傲。

老师的热情鼓舞着每一位学生,同学们的决心更是感染着每位老师。开营式的激情调动了全体师生的高昂情绪,整个校园都涌动着浓烈的向上氛围。三天的夏令营记录着我们许多的感动:

“我是中学生了!”换上新校服的刹那间,同学们脸上的笑容令人感动:或许是对中学生活的那份渴望,或许是成为中学生的那种自豪……整齐端坐在教室、阔步行走于廊间,他们的笑容里俨然印下了六个字“我是中学生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学习《河海中学学生常规手册》是夏令营的主旋律。。短短三天同学们把常规教育内化成实际行动。同学们的表现和精神面貌一天胜过一天,“老师好”“老师再见”的问候声不绝于耳且特别洪亮。上课的端正专注、排队的井然有序,这一切都显示了同学们的决心“我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原来初中是这么学!”语、数、外三门学科教师精心详细的学法指导,使同学们豁然开朗。他们认真记录着、超前思考着,专注的眼神里分明告诉大家:我们已领会“原来初中是这么学”!

“我要学做广播操!”要在短短三节课中,学会一套全新的广播操,对每位同学来说是一次考验。课上同学不怕辛苦、一遍又一遍专注地训练着;课间虚心请教、共同切磋,及时消化,一起温习动作步骤。七(1)班的一位同学老师要求:“我能不能不午睡?我要学做广播操!”有位家长在家校本上留言:“我们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久违了的上进心,每天回家后总要强调:妈妈你要督促我学做广播操!”

“小小的舞台,大大的我!” 6个班精彩纷呈的主题班会,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围绕主题为班级群策群力,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自信大方的言语让人惊叹:“我想做班长,为班服务。”七(6)班想当班长的竟然有10位同学。同学们在成长的舞台上尽情表现着自己的雄心壮志。

“我们的家乡真美!”本次夏令营我们有幸参观了常州博物馆和规划馆,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文明有序不大声喧哗,认真听讲有实效,加深了热爱常州、建设常州的情愫和决心。在同学们赞叹“我们的家乡真美”时,我们的文明出游也得到家乡人的赞美,走出校门的我们全面展示了这届河海学子的美好素养。

“以后我们是一家人啦!”通过熟悉宿舍,寄宿生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自己在河海的生活环境,深知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快的适应河海的生活。手拉着手似乎在说:“这就是我们的家,以后我们是一家人啦!”

“为学长学姐们骄傲!”每天中午同学们都要求观看我校在恐龙园大剧场隆重举行的2008级毕业典礼,分享着我校毕业生的收获与喜悦,也感动于学长学姐们对母校的浓厚的情感。

……

满载收获的闭营式。三天的夏令营虽然短暂,我们的同学却满载着收获。闭营式由教导处高萍主任主持,她充分肯定了此次九年级学生服务团为夏令营的辛勤付出,请七年级各班代表为他们赠送了纪念品并表达感言。校长助理赵敏慧宣布优秀营员名单并颁奖。优秀营员代表七(4)班赵宏开同学谈了自己的夏令营收获以及新学期的打算。最后教导处戴亚萍主任总结了本次夏令营的收获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新学期的希望与要求,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高涨的热情,投身到接下来三年甚至更久的学习、生活中去!

 

一句句感动的语言,一幕幕的感动场景,来自于河海校园,来自于全体老师和同学的辛勤付出,也来自于我们心中不灭的梦想:我是河海的一员,河海美好的明天一定属于我们!相信本次夏令营对同学们来说是一次历炼,一种激发,将会指导他们扬帆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引发他们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