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加快学校的内涵发展?带着这些问题的思考,
一、圣贤教育塑教师之美
在赵校长简短而鼓舞的开办动员后,国学大师王静凡老师开设了《圣贤之道成就幸福人生》的专题讲座,王老师通过平和的语言、经典的语句,诠释着圣贤教育的魅力和踏实做人的道理。在下午的讲座中,王老师继续介绍了健康的真正含义,并推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让大家体会保健和养生之道,从而拥有由内而外的幸福与健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龙一平教授则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的《教师礼仪与修养》报告,龙教授利用丰富的图片资源、贴切的语言表述、适时的现场互动,指导我们要注意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交礼仪,要具有教师的精神之美,以此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二、成长规划引专业发展
常州市勤业中学教科室刘霞主任作了《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刘主任从伦敦奥运导入,阐述了为什么要建立数字化教师学习共同体,介绍了勤业中学PDS平台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理念和策略,尤其强调教师要点燃热情、激发内需,聚焦课堂、实践反思,学习理论、凝聚智慧,通过翔实的案例、当场的测试,引领大家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快速成长。在随后的教师论坛中,24中核心校区的梁增红老师介绍了自己做科研的想法和做法,用自身成功的经历激励大家认真做科研;杨小春老师结合硕士论文,介绍了承担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为年轻教师指引了做好课题研究的方向。
三、教学变革促课堂转型
后“茶馆式”教学时如何实现课堂转型的?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周俊校长的讲座揭晓了答案。周校长通过大量的数据、精彩的案例,详细介绍了后“茶馆式”教学设计、教学结构与教学思考,特别指出“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这两个课堂教学中的关键干预因素,重点强调“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这三个过程。周校长的讲座引发了我们对课堂教学变革的进一步思考。
校本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内容丰富、效果明显,既有专家的导航,又有同伴的互助,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实践的指导,全体教师自始至终认真参与、积极反思,力争在辛勤的工作中追求事业的成就感,享受职业的幸福感,共同促进两校区事业的高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