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思想上的“踏青”,专业上的领航
发布时间:2014-03-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艳

 

阳春三月,有如娉婷少女,携着万木的青翠和阳光的煦暖,向我们款款而来。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爱心与感恩的日子里,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含中职)班主任职业幸福生成与专业发展高级研修班”于0308日—09日在常举行。河海中学七年级6位年轻班主任一起参加了此次研修班的培训活动。会上主讲的有三位专家,他们性格外向开朗,见解精辟独到,语言风趣幽默,他们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者为师者的真谛。经过这两天的学习,我们顿时觉得思想上也如同踏青般倍感春天的幸福!

两天的学习很短暂,使我们这些年轻的班主任们在职业心理、班级管理等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他们对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的能力和信心,将有效促进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让我们懂得:做好班主任需要有一种克服困难的勇气,需要一颗对待学生真诚坦然的心,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阳光!

快乐和幸福都是很简单的事情,那就是心态!教师快乐,是因为她犹如泥土般纯朴、平凡;教师快乐,是因为她犹如清泉般宁静、致远;教师快乐,是因为她犹如大海般宽广、包容。要人爱,先爱人;用生命点燃爱的火种,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人生!

 

新闻链接:

做阳光型教师,让心灵的阳光普照学生。

她,是全国优秀班主任,是全国优秀教师,是五一劳动模范获得者;她就是给我们主讲之一的印象最深的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六中王文英老师。

王文英老师很“另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很诗意、很个性、很阳光、很女人。她热爱生活,主张“活出精彩,活出自己”;她多才多艺:曾学过声乐,获得过市级大奖赛美声唱法三等奖;学过钢琴,已通过七级;学过舞蹈,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学过指挥,荣获过省优秀指挥称号;她还学过体操、学过古筝、学过武术,学过美发,学过裁剪……她用简笔画呈现单调的板书,用歌声诠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用舞蹈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王老师时而幽默,时而深情,时而高亢,她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案例介绍了自己管理班级的成功经验。如果说进场乍见她时我们困惑于她时髦的衣着和打扮,那么会后我们更惊羡于她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超人的智慧、真诚坦然的心灵……

王文英老师的报告主题是《文英给力支招》。与其说是一场报告,不如说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的阳光展示。活动伴随着王老师的一曲《相逢是首歌》拉开帷幕,她那动听的歌声和激情的演绎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整整一个上午,我们都沉浸在王老师的班级管理故事之中,感受着一位智慧教师的阳光心态,欣赏着一位智慧教师的阳光才艺展示,分享着一位智慧教师的阳光幸福。

王老师的班级管理很有方法,概括起来那就是:一、做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有坚忍顽强的毅力,做事业的有心人。二、要想走进学生的世界,先给他一个喜欢你的理由。三、要把阳光洒进学生的心田,让孩子能有尊严地活着。四、用学生的思维去教育感化学生,让每一个孩子痛并快乐着。五、制定合理有效的班规,用自身独特的魅力影响学生。王老师爱学生是出了名的。她的爱是广博的,让每一位学生因她的同行而快乐;她的爱是真挚的,从内心流淌出来,让学生久久不能忘怀;她的爱是平等的,是学生的知已、朋友,学生们称她为知心姐姐。她的爱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虽然王文英老师只是教育战线上一位最普通的教师,但她却用不普通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人生涂上了浓浓的笔墨。正如一位同学在日记里写道的:与其他教师相比,她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多了一点阳光;她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多了一点坚持;她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多了一点激情;她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多了一点责任;她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多了一点爱;她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尊重和爱。”就是这一点点不同,使她变得那么地与众不同。

这就是王文英,一个充满智慧和阳光的善教者。

做智慧型园丁,以纯朴的言行征服学生。

他,穷乡孤村小教师,二十多年乐耕耘。魏书生曾为他这样题词:“你从乡村走来,登上全国讲台,汲取世界经验,植根班级育才。”他就是全国十佳班主任濮阳市油田第十五中学段惠民老师。

段老师,从一个小村小教师,成长为一名全国模范班主任,从一个仅有几十个孩子的班主任,成长为祖国各地深受欢迎的名班主任。他用自己的心路历程诠释着教育的智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教育的智慧。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段惠民老师就是这样走出乡村,把他的育人理念带到了各个省市。巧用换位思考化解镜片风波’”永远的秘密这两个教育案例无疑是给在座聆听报告的每位班主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把准学生脉搏,才能提高教育技巧。段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是从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总是在摸清、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具体的现实生活、成长实际等情况,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循循善诱、让学生将老师的意图当作他们自己的意图提出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教育自己、革新灵魂之目的,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

段老师能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感染并教育学生。为了让犯错误的学生自省,他往脸上抹灰;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带学生去北京看天安门,爬长城;为教育有偷窃行为的学生,他和孩子们一起去看守所采访失足少年……段老师是在用心,用情,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做工作,干事业。是呀,爱学生,就会想出教育学生的办法来,所以,不必抱怨学生的素质不高。爱就是教育,爱就是教育的源泉,爱学生就是爱自己,就会收获爱的果实。段老师最大的聪明才智就在于他总能巧设情境,让学生把老师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施。真是应了那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一丝痕迹的!段老师之所以能够做到,想必是因为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他那信手拈来的教育智慧,定是源于他对班主任工作的执着追求。段老师能从一个乡村教师成长为名师,这和他酷爱学习,善于思考是分不开的。他虽为理科老师,却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他把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做幸福的家长,以家庭教育成就教育事业。

她教女有方,持家有道。她与丈夫“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两个女儿均事业有成,一家人和谐幸福,她被授予郑州市“为国教子”好母亲、“十佳母亲”,河南省“优秀母亲”称号。她爱生如子,亦师亦友。周老师以与共和国同龄而自豪,鞭策自己与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与祖国共悲共喜、同兴同荣。在40年的教育生涯中,她恪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操守,克己奉公、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年轻时学生叫她“教师姐姐”,现在称她“校长妈妈”。她,就是播撒文明的“祥云”——周慧玲老师。

周老师主要就教师子女家庭教育展开漫谈,认为教师既要耕好事业的田,又要育好自家的园。围绕这一观点,周老师从三个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是为什么教师能种好事业的田,却育不好自家的园?细致全面地分析了教师家庭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二部分是为什么既要耕好事业的田,又要育好自家的园?指出教师的孩子也姓“公”,教师的家也是国之根本,要变“舍小家、为大家”为“兴小家、为大家”。第三部分是如何既能耕好事业的田,又能育好自家的园?周老师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其他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说明,指导了大家如何进行家校合作与家教指导。

在报告会上,周老师将家庭教育理念和自己身边的亲子教育实例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广大教师产生强烈共鸣。她强调了教师应有“兴小家,为大家”的观念,在家庭教育上更要尽心尽力,“为国教子,为世育人”。并结合自己对“学生”的理解,谈了自己的三点看法,即“要学会掌握生活的常识与生存的技能,要学会遵从生活的律则和规范,要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尊严地屹立于天地之间”。

周老师认为,老师的幸福来源于悦己、悦生、悦家长、悦环境和悦家人。悦己,即个人与生命的和谐;悦生,则表现在“名师出高徒,高徒助名师”;悦家长,就是要善待家长,尊重家长的人格;悦环境,即播洒快乐,爱岗、敬业、乐业;悦家人,要求老师有家庭责任、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周老师亲切地与台下班主任老师互动,回答疑难问题。她娓娓道来的“慎于初始,禁于未发”八个字也被全场铭记,即孩子的教育、学生的培养应“不管”、“不惯”,要做幸福快乐的使者,教会孩子一辈子受用的东西。

周老师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传承人。职业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用自己的知识惠及别人,还要用中华文化、现代文明来化己化人化环境,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提升民族的人文素养,丰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我愿意趁自己有能力在世上做事的时候,尽量播下好的种子,做一个耕耘者,去点燃爱的火种,和千万个父母、老师及老同志们一起把爱撒向八方四面。并坚信这爱一定会形成燎原之势,盈满人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