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风起芦苇荡,心动沙家浜
记沙家浜综合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4-04-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小记者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0403日,河海中学七八年级全体师生携着春光,来到沙家浜革命根据地。他们在宜人风光中嬉戏,在红色历史中收获,让我们来看下小记者前方报道。

赏青青苇叶,品江南诗意

透过窗户,远远望去,随风摇曳的芦苇像披上了一层舒适的毛毯。一阵阵轻风吹过,芦花漫天飞舞,向人们报道春天到来的喜讯。只见芦苇的身子长满了形如短剑、色如碧绿的叶子,就像“千手观音”一般,优美轻盈,层出不穷,令人叹为观止。远处传来了阿庆嫂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对话。眼前仿佛出现了随时准备击退敌人的进攻,仿佛看到了新士军战士隐身在芦苇丛中,侦察员划着小船悄悄的出没在敌人的眼下。凝神细听,耳旁仿佛听到了“砰砰”的枪声在芦苇上空回响。同学们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有的情不自禁吟诗作对:“今来常熟沙家浜,春暖花开云飞扬”;有的哼起了小曲儿“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有的啧啧赞叹,谈笑风生……

——七(6)班小记者 马秋璐

  

我们沿着小径走过牌坊,映入眼帘的便是水生植物观赏区。牌坊上“天开波镜”的横额,以点睛之笔传神地勾勒它的魅力。建筑依水而建,渔翁垂钓,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篱笆、芦苇、小溪,酣畅淋漓地再现了沙家浜的民俗风情令我们久久陶醉。远是芦苇,近是绿水,怡然而品茗,潇洒而侃经,我们赏心悦目,我们心旷神怡。

——八(6)班小记者 尤昕怡

  

我们首先来到了芦苇迷宫——在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里,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了一个个迷宫,成为游客追寻野趣和体验当年新四军碾转芦苇荡情景的场所。漫步或泛舟其间,苇香扑鼻,野趣横生。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一簇簇的芦苇丛随风摇摆。

——八(3)班小记者 吕 

忆峥嵘岁月,思民族未来

踏着轻盈的脚步,我们迈进了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抗日图片,一篇篇精彩的革命故事,一座座生动逼真的蜡像,无不流露出抗日英雄们的铮铮铁骨,配上导游深情的解说,不仅令同学们看到了革命烈士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场面,尤其是家喻户晓的阿庆嫂的抗战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令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老师们赞不绝口,也让观赏的游客们肃然起敬,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七(6)班小记者 苏 

 

纪念馆内参观的路线曲曲折折,我想,这可能是设计者的独特匠心吧,它表示了中国人民曲折前进的革命道路和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让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永不忘记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纪念馆内陈列着革命先烈的遗物和遗迹,我们认真地参观,被那些革命战士的精神所鼓舞,我们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应该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学好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将来参与祖国大好河山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1)班小记者 王伊月

  

菱河相间,芦苇密布,古色古香的常熟沙家浜风光,定是令同学们难以忘怀。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欣赏到了常熟秀丽的优美风光,更是领略到了沙家浜红色经典的革命精神,相信同学们都受益匪浅,“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