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常州市文联、常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常州市作家协会和常州市新华书店、中国常州网联合承办的常州市青少年美文大奖赛落下帷幕。05月18日,颁奖典礼在常州市觅渡桥小学举行。在本次活动中,我校成绩突出,40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其中两名一等奖获得者殷姿和方青泉同学在颁奖典礼上代表学校参加美文演讲比赛。经过精心准备,他们时而低吟浅唱,时而激情澎湃,时而真情流露,时而铿锵有力,充分体现了河海学子迷人的风采。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收获中细细品味,这一篇篇文章彰显了同学们独特的文思,凝聚着老师们悉心的指导,它极大地激发了我校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励了我校师生为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再创佳绩而不断努力。
附获奖名单:
班级 |
作者 |
文章题目 |
奖项 |
指导老师 |
八(5)班 |
殷 姿 |
人生的辉煌不过如此——读《哈佛凌晨四点半》有感 |
一等奖 |
姚婧晔 |
九(4)班 |
方青泉 |
一曲《元曲》醉,天涯长歌 |
陈光华 | |
九(5)班 |
刘丰源 |
不平的三国,风烟又起——读《三国演义》有感 |
凌 婷 | |
七(2)班 |
刘佳琪 |
你的心 我来读 |
二等奖 |
戴亚萍 |
七(6)班 |
朱 萧 |
追寻·我们 ——读《翻过那座山》有感 |
顾晓丹 | |
八(3)班 |
许丁熠 |
她 ——《冰心精选集》读后感 |
唐新亚 | |
八(3)班 |
冷新宇 |
《杰出的流年》读后感 |
唐新亚 | |
八(3)班 |
王鹏妍 |
夏之浅忆 ——读《夏至未至》有感 |
唐新亚 | |
八(4)班 |
贾文清 |
此时彼时 ——读《温故一九四二》有感 |
唐新亚 | |
八(4)班 |
张琛亮 |
《活着》有感 |
唐新亚 | |
八(4)班 |
时佳琪 |
觅渡,觅渡,渡何处------读《觅渡》有感 |
唐新亚 | |
八(6)班 |
尤昕怡 |
婉转动听的小夜曲——《飞鸟集》 |
姚婧晔 | |
九(1)班 |
曹陈阳 |
和生命拉钩 |
丁亚华 | |
九(3)班 |
管仲毓 |
生命如歌——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
陈光华 | |
九(4)班 |
刘 悦 |
伴随一生的灵魂———读《生命之芯》有感 |
陈光华 | |
九(4)班 |
赵宏开 |
《三国》的别样启示 |
陈光华 | |
九(6)班 |
王 燕 |
晨雨初听 |
凌 婷 | |
九(6)班 |
钱奕诚 |
未来——读《时生》有感 |
凌 婷 | |
七(1)班 |
郭 颖 |
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 |
三等奖 |
徐 艳 |
七(4)班 |
肖 杨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刘 璐 | |
七(5)班 |
曾 玲 |
父爱如歌 |
顾晓丹 | |
七(5)班 |
朱 敏 |
善良的美丽 |
顾晓丹 | |
八(1)班 |
张意怡 |
信念的支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芦启顺 | |
八(3)班 |
潘 童 |
读《草房子》有感 |
唐新亚 | |
八(4)班 |
许莉莎 |
珍惜友情——读《盗墓笔记》有感 |
唐新亚 | |
八(5)班 |
言锦汶 |
逆境中坚强——读《简爱》有感 |
姚婧晔 | |
八(5)班 |
刘嘉铖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姚婧晔 | |
八(6)班 |
周雨欣 |
读《我们为什么旅行》有感 |
姚婧晔 | |
九(1)班 |
芦雅南 |
普通的爱,最好的爱——读《模拟外交官》有感 |
丁亚华 | |
九(1)班 |
丁文郁 |
心怀朝阳,向前奔跑 ——读《骆驼祥子》有感 |
丁亚华 | |
九(2)班 |
张曹磊 |
捡拾幸福 |
丁亚华 | |
九(2)班 |
陆嘉诚 |
《龙族》读后感 |
丁亚华 | |
九(3)班 |
倪源松 |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
陈光华 | |
九(3)班 |
廖慧玲 |
《意林12+》伴我青春 |
陈光华 | |
九(3)班 |
叶 梅 |
我与书的“乱世情缘” |
陈光华 | |
九(4)班 |
徐凯元 |
读《简爱》有感 |
陈光华 | |
九(4)班 |
言倩莲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陈光华 | |
九(5)班 |
郑 绩 |
读《外星任务,我与外星人零距离接触》——重在体会感悟 |
凌 婷 | |
九(6)班 |
童 焯 |
读《狼图腾》有感 |
凌 婷 | |
九(6)班 |
刘雨欣 |
书中的博闻 |
凌 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