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中学顾晓丹、薛原、葛娟萍三位青年教师有幸入选此次课堂教学大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十位老师同台献“课”。三位老师以精彩的课堂设计、扎实的内容训练和年轻靓丽的形象赢得与会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
追求本色的语文课。顾晓丹老师在《三峡之秋》这一课设计中,一反常态文本教学思路,另辟蹊径,尝试着将文本阅读与学生写作相结合。整节课顾老师引导学生先尝试片段练习,再以《三峡之秋》文本为例,紧扣词、句、段让学生自主品读、赏析、感悟,最后在总结文本写作特色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作文片段,前后比较,效果颇丰。简洁高效的设计,朴实无华的课堂,有声有色的朗读,热情洋溢的互评,使得45分钟的课堂更为精彩。
激情四射的英语课。在《7A Unit3 Grammar Personal pronouns》这课的教学中,薛原老师也尝试着尝试教学。她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丰富的游戏式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学、尝试练习、讨论讲解、尝试巩固,过程紧凑,重点突出,内容扎实。课堂最后的“夏威夷草裙”活动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整节英语课,学生在“唱”中学,在“玩”中学,在“赛”中学,在互动中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
睿智有趣的数学课。葛娟萍老师在《物体位置的确定》一课中,以 “对号入座”、“五子棋对弈”等生活实践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依靠导学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运用小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使用当堂检测活用所学知识。整节课充分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真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有所得。
通过本次大赛,与会老师深刻地感受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是“主导”。教育的本质是自育,学习的本质是自学。学校应该首先是“学”校而不是“教”校,“教”室应该是“学”室,“教”材应该是“学”材。肩负教育使命,承载教育梦想,作为青年教师也应在尝试中不断学习,在历练中不断成长。